• 1:头版
  • 2:价值报告
  • 3:要闻
  • 4:焦点
  • 5:公司巡礼
  • 6:广告
  • 7:金融·调查
  • 8:金融·证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财经新闻
  • A4:专版
  • A5:观点·评论
  • A6:上市公司
  • A7:股民学校
  • A8:产业·公司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专户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8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股民学校
    从宏观经济数据判断市场未来走势
    股民学校活动预告
    把握三大要素 规避股市风险
    循着复苏的内生逻辑
    调整资产配置
    震荡行情中如何配置基金
    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有何准入门槛?
    如何看待当前行情与“5·30”调整的相似之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循着复苏的内生逻辑调整资产配置
    2009年08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长信基金 高级策略分析师 安昀
      ⊙长信基金

      高级策略分析师 安昀

      

      经济复苏总是伴随着一些趋势性指标的日渐好转和部分先导产业的率先发展,而这些变动共同构成当前投资决策的一个基本维度。

      如果拓宽投资视野,世界经济最近有两个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其一,美国经济已经开始恢复,近期美国金融企业财报数据好转,房地产市场销量、开工和房价增加,就业市场渐趋稳定。金融业财报好转意味着信贷市场将解冻,房地产市场销量和开工增加意味着地产相关的制造业将复苏,房价开始环比上升和就业市场稳定意味着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正在得以修复,零售和消费者信心将在未来上升。

      其二,国际资金加速流向新兴市场和资源板块。一方面是香港金管局近期连续向市场注入港元来平抑港汇,另一方面是以澳元和巴西里尔为代表的资源国货币的大幅升值。这两个方面都显示出资金对新兴市场和资源板块的青睐,但其背后的逻辑在于,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全球风险偏好上升。

      对于国内经济数据,笔者认为,由于基数效应,再加上正常的环比复苏,大部分经济数据从第三季度起就会呈现较好的同比增长,在第四季度达到同比增长的顶峰,GDP可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则可能有50%以上的增长。

      尽管各方面数据充分显示经济复苏的步伐逐渐加快,但由于经济回升尚不稳固,通胀压力远未显现,因此政策基调不会转向。货币政策只可能出现信贷的正常化,而不会是信贷的紧缩。信贷正常化的过程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资产价格,但对实体经济未必构成很大冲击。经济能否承受信贷的软着陆,取决于经济是否有足够强的内生引擎,如果货币乘数能够上升的足够快,则经济可以避免信贷软着陆的影响。

      因而,无论从政策、资金、经济、盈利等各方面,均支撑我们趋势性看好市场。

      总体上,资源资产类行业依然应该重点配置,中游和出口恢复都是阶段性机会。其中,内需带动下的中游要比外需复苏拉动下的出口类行业更具性价比。在择时上,笔者倾向于三季度充分演绎中游制造和出口,因为站在目前时点上,中游制造业具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比,而四季度若通胀真正显露时重点配置资源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