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海外财经
  • 7:信息披露
  • 8:广告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权信息
  • B7:观点·评论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2009 8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期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七品种同时跌停
    干旱难撼玉米供需平衡
    刘兴强:期货在大豆产业
    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输美轮胎特保案看天胶走势
    信心突然蒸发 商品何去何从
    盛极而衰 铜价中级调整不期而至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心突然蒸发 商品何去何从
    2009年08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郑智伟   
      ⊙特约撰稿 郑智伟   

      

      受上周五美国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下降影响,上周五国外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普跌。周一电子盘开始交易之后,大宗商品继续大幅下跌。周边期货市场的表现,给国内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国内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遭遇了一个“黑色星期一”。

      从本次市场暴跌的成因来分析,主要诱因似乎来自于路透社公布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意外下降,由于之前公布的一系列指标显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顺利,经济学家起初预期本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将回升至68.3,但是最终结果却显示8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63.2,这一出乎市场预料的数据使得本就高处不胜寒的商品价格受到沉重打击,导致市场最终出现了这一轮暴跌行情。

      其实在本次暴跌出现之前,市场上演的涨势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大宗商品尤其是资源类商品的价格自去年年底开始出现了快速上涨,铜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从2817美元涨到了将近6477,涨幅高达130%,原油也从最低的33美元涨到了70美元以上,涨幅也超过了100%,但与此同时,下游市场的需求却没有出现同步增长,原油的库存依然处于24年来的高位,铜库存也在近期出现了大幅度增加。在中国政府表示将对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时,投资者开始感受到泡沫破裂的危险,市场回调的需求开始趋于强烈,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意外下降只不过是压垮这个“疯牛”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依然保持良好,各项经济指标正在趋于改善。美国上周公布的大部分指标都较为乐观,在上周五公布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同时,美国联邦准备银行公布,美国7月份工业产出月率增长0.5%,为2008年10月以来首次上升,而之前公布的美国商业销售月率上升0.9%,都显示美国的经济正在趋于好转,即使是一直令市场担忧的就业情况,也似乎开始出现好转的迹象,截至8月1日当周美国的续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41000人,至6202000人,为4月11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市场出现的暴跌行情,应该是资产价格去泡沫化的一个过程,从技术上来讲,经过大幅上涨的商品也需要有一个技术性的调整,相信随着实体经济的逐步好转,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会逐步恢复,市场的上涨步伐应该还有可能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