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海外财经
  • 8:财经新闻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2009 8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A股急挫的根本原因
    我国航运金融服务赢得快速发展契机
    上海金融办扩权:
    市场期待走出新路
    解决“轮胎特保案”需要政治智慧
    医院“号贩子”竟如此气盛
    宏观政策并未进入需要大调整时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急挫的根本原因
    2009年08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余丰慧
      ⊙余丰慧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召集人沈联涛针对中国股市说,在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的官员口风要很谨慎,不可以误导市场;但当市场出现恐慌的时候,又要给大家信心。

      昨天沪综指又大跌125.30点,跌幅达到4.30%。但从消息面来看,利好消息远远多于利空消息:我国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公开市场七周微调宣告结束;国土部拟收紧土地批后监管;国庆前新基金有望有600亿资金入市……那么,A股为何仍然不给“面子”,大跌不止呢?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沈联涛先生针对中国股市的说法,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沈联涛批判美国市场说,当年大家听到格林斯潘一旦说:“全面看好是无理性的”,股市就开始跌;他一说“美国经济现在开始有了结构性的改革,我们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股市就会涨。言外之意,美国股市曾经深受格林斯潘个人言语影响,属于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格林斯潘作为好几任美联储主席,掌管货币政策是其本质职能,对货币政策发表一些言论,无可厚非。美国股市之所以跟着格林斯潘的言论走,说明美国股市受货币政策影响很大,市场投机成分严重。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投机就没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监管是一个不断与投机博弈、斗争的过程。所以,市场出了麻烦,是股市监管的问题,绝不应埋怨什么权威人物多言、嘴快,一个成熟的市场,一个理性的市场,一个监管严格的市场,股市走势只有盯着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盯着整个国家经济走势而动,而不是个别专家、货币政策掌门人以及证券监管者包括官员在内的一言半语。

      沪深股市基本上还没有摆脱政策市的格局。政府每一项政策出台、每一个监管措施实施、监管部门以及重量级官员的个别报告甚至一句话都对会对股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将近20年以来,税收是调节股市涨落的工具。跌幅过大了,就减税,涨幅太大了,就增税,这个套路至今没有摆脱。近期,股市又对货币政策十分“敏感”。几个月来,在央行不断重申“宏观政策取向不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沪深股市一路上行。而货币政策稍有“风吹草动”, 一个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动态微调”,股市立马就大变脸。

      其实,市场的变脸并不是因为货币政策本身的问题。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导下,国家4万亿投资和前7个月7.73万亿的信贷投放,使得本来复苏缓慢的实体经济难以消化,最终进入股市、楼市。股市这波暴涨行情是流动性过剩行情,一旦流动性收紧,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一定会被抽走,股市岂能不跌?这应了那句话:从哪里来的,一定要回到哪里去。这是这次沪深股市深幅调整的唯一原因。

      当然,一些官员,特别是一些具有官员和学者双重身份的官员,在不同场合的不谨慎的言论,确实对股市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在市场敏感期,要求官员慎言慎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官员的言论到底不是市场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现居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