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海外财经
  • 8:路演回放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2009 8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年内“转向”可能性小
    财政政策应关注
    提升消费性需求
    理性认识中小企业及其融资难问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政政策应关注提升消费性需求
    2009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英杰
      ⊙杨英杰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之所以会有这样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因为有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当下,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其实质是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化。也就是说,需要由财政政策承担的相当比例资金投入转由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替代,但其中的风险也不言而喻。

      自美国次贷危机及国际金融风暴爆发以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对此,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纷纷降低利率,利率水平徘徊在零利率的边缘,但效果并不理想,市场流动性依然极度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曾经被认为是抗击经济周期的重要工具登场亮相了。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将增加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五个方面:健康、能源、教育、基础设施和扶贫。中国也及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为缓解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3.6%。国家发改委公布了4万亿投资的构成,除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投资重点还是放在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些投资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化解目前经济所面临的不利局面都很有好处。

      但是,我们还想提出的是,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比重过低,仅占全部投资的3.75%。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需不振、内需乏力,如果财政支出在为低收入群体购买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多做出些努力,相信对稳定支出预期、提振消费预期进而实实在在地扩大居民消费性需求,具有很强的拉动力。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外向型特点仍然比较突出,在当前失业率问题较为严重的大背景下,创造条件增加出口是国家政策应有之意。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创造就业方面,内需比外需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学者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2000-2005年是中国出口快速增加的时期,国内需求总值为7350亿美元,出口需求总值为4227亿美元,国内需求是出口需求的1.7倍,但根据就业系数计算出的就业量比值,国内需求拉动的就业人数是出口需求拉动的就业人数的3.8倍。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中国实在是应该更加真真切切地创造条件、出台政策关注如何启动内需,使之成为增加就业的真正引擎,而不是仍然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增加出口上。这也是这些研究者的建议。

      为什么巨额出口无法带动就业率的提升呢?以2006年为例,中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中间品等,然后将产出的37%出口国外,与美国的8%和印度的13%相比,出口比重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但真正的附加值有多少呢?有学者统计过,2006年,一个在中国生产的存储容量30GB的苹果iPod video在美国的价格是150美元,中国的生产商能得到的附加值只有区区4美元。没有附加值,怎么给工人发工资?怎么去提升就业率?中国只是“世界加工厂”而不是“世界工厂”。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还有企业,目前仍只是紧紧地盯着国外市场,拼资源、拼劳力而不惜代价地提高出口。这次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表明,这是一条不能再走的路。

      由出口导向型经济真正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型,目前仅仅是个开始。财政政策有许多工作可做,比如,为低收入群体购买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服务。再者,创造GDP、提供就业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提升劳动者的收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财政支出直接用于需要居民自己支出的事项上呢?

      目前的经济不景气,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为主要用途的投资方式,可以将这些宝贵的财政资源以人力资本的形式储蓄起来,既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当前消费需求,又能提升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未来生活的自信心,何乐而不为呢?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人力资本的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只能是纸上谈兵,最多只能充当别人的“加工厂”。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收入,降低个人所得税,降低企业所得税等途径,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提升居民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一条基本的原则是,眼下的财政支出必须着眼于、立足于提升长期国内消费需求。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决不能将经济发展的引擎依托于他国。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