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8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T2版:艺术财经·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2版:艺术财经·市场
    香港佳士得秋拍11月28日举槌
    上海艺博会
    “青年艺术家推介名单”新鲜出炉
    让香港社会了解当代艺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让香港社会了解当代艺术
    2009年08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琳
      《十月当代》参展作品
      ⊙本报记者 杨琳

      

      9月1日,2009第三届香港《十月当代》艺术节开幕,整个艺术节将持续两个月,直至10月31日结束。这是一个怎样的艺术节?致力于哪些具体活动和内容?本届《十月当代》艺术总监杨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什么是《十月当代》?

      他告诉记者,《十月当代》香港艺术节首创于2007年,其目标是让当代艺术发声,建立当代艺术跟香港社会的长期关系,包括扩大观众层,进行深层教育和培养公众欣赏与批判当代艺术的能力。主办方包括艺术公社、亚洲艺术文献库、奥沙艺术基金等五家艺术机构;合办单位则是1a空间和录映太奇;另外今年还新增了13家伙伴机构,包括国际艺评人协会香港分会、香港艺穗会、香港艺术搜索频道、I/O、声音掏腰包等。他指出,这些团体90%都是非营利的,只有几家是商业画廊。而采用艺术总监的方式也是今年首创, 表示主办单位对这项活动的重视和为香港做好当代艺术的决心。

      

      09《十月当代》要做什么?

      杨阳介绍,本届《十月当代》大概有120位艺术家参加,其中香港本土艺术家占80%,另外20%则是来自波兰、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的艺术家。他说:“严格讲,不能说是艺术家来参加,《十月当代》的所有活动和内容都是由主办和合办单位以及伙伴机构来决定的。”

      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十月当代》将在整个九月举办“发现街头横幅”的公众参与活动, 届时他们会放80多条横幅在街上, 上面写着有关当代艺术的问题:如“当代艺术是艺术吗”、 “当代艺术的价值以什么衡量”、“为什么当代艺术不美观”等等。公众可以上网就某一个问题进行回应, 也可以参与他们10月3日的公开“答问大会”,与艺术工作者一同讨论这些议题。另外,他们还将推出一个名为“招募有心行外人”的活动, 鼓励对当代艺术好奇但又不敢走出第一步的朋友成为有心行外人与艺术工作者见面,以期更多地解当代艺术。

      他介绍,《十月当代》的主体节目其实要到10月2日才全面开始,共有36项。除了上述活动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在画廊、艺术中心或住宅单位举办地艺术展。议题包括当代艺术与绿色生活的关系、当代艺术跟商界合作的可能性、当代艺术如何在社区扎根等。

      

      香港民众也不理解当代艺术

      当记者问道:“在香港,当代艺术是否也同内地一样是不被公众所理解和重视?”杨阳坦言:“的确,这种现象在一般公众人士中是存在的。”他说,由于香港当代艺术的发展一直由很多非政府的小型艺术空间推动, 当中能拿到政府定期资助的不多;就算有, 数目也很有限;加上其他的社会因素,当代艺术一直未受香港社会重视。《十月当代》就是基于此种情况而产生,是专为当代艺术而设的大型活动。通过多元化、多区域,并把艺术跟社区和本土文化元素连接起来的方式,让大众有机会接触当代艺术。

      

      以非营利模式鼓励当代艺术持续发展

      他特别指出,《十月当代》最重要的目标不是销售,也不是收藏家,而是所有对当代艺术予以关注的人。正如,本届《十月当代》打出的口号是一句很地道和幽默的“广东话”——“宜家唔做等几时”。杨阳告诉记者,其实这句话的意识就是:“此时不做,更待何时?”。他说:“我们相信, 《十月当代》能为所有对当代艺术关注的人提供资讯, 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香港当代艺术的生态。没有人能估计当代艺术将来会怎样。这里,我们只是希望造就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当代艺术工作者能有空间和感到鼓励地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