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线是股价走势分析的最常用工具,也是最简单有效的工具之一。它的基本功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反映股价趋势,移动平均线的涨跌是股价趋势变动的最直接反映;二是揭示市场平均成本,所谓均线,实际上就是均线日期内的市场平均价格,因此也是市场的平均持股成本;三是支撑与阻力作用,由于均线反映了股价趋势和市场成本,因此在原来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当股价回调或反弹到均线附近时,就会遭到强大的支持与阻碍。除此之外,移动均线还有其他一些功能,比如反映趋势级别。
大体来说,一轮短期调整,只会引起短期均线的下跌,不会导致中期均线的下跌;一轮中期调整,只会导致中期均线的下跌,不会引起长期均线的下跌;同样道理,一般的长期调整只会造成一般的长期均线比如250天、360天均线的下跌,不会引起超长期均线的下跌。因此,我们可以从均线的涨跌变化中,来推断一轮趋势的级别,这就是笔者曾经说过的“均线与趋势的同级印证法则”。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证指数从去年的1664点起,迄今已经有2条重要的中长期均线出现了上升拐点。一条是180天线,这是介于中期(120天)与长期(250天)的均线,可以视为长期趋势的一个比较领先的均线指标,它的拐点出现在5月8日,其低点为1139点。一条是250天线,这是运用面最广的长期均线,它的拐点出现在6月23日,其低点为2314点。但另一条介于长期与超长期之间的360天移动平均线则仍处在下降之中,目前的点位在2640点,而且从下降速率看,迄今尚未有明显趋缓的迹象。这表明,从1664点开始的行情是否会转变为一轮超长期的上升趋势,目前尚未得到均线的“同级印证”。而在上一轮牛市中,这条均线的上升拐点早在2006年4月11日,上证指数尚未突破1400点时就出现了。比较这2轮牛市的均线走势,我们就可以知道,相对2006年到2007年的牛市来说,本轮牛市的路显得更为艰难,最近几周的连续暴跌,有其市场的内在原因。
这种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就市场本身来说,在行情上升之前的低位整理时间不够充分,与上一轮牛市之顶——6124点之间的时间开档过短。就行情背景来说,由于宏观经济景气度的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利润尚未走出下降周期,市场的心理预期常常会有较大波动,甚至是处在不良预期的心理压力之下,也使得市场的整理估值水平过早地进入“泡沫化”阶段——尽管这种所谓的“泡沫化”只是一种短期现象,就像1930年代初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处于130倍,主要不是由市场的价格引起的,而是由宏观经济大调整带来的公司业绩的大滑坡引起的。
再看一下1664点以来的大盘走势与均线的状况。1664点的行情,围绕60天移动平均线曾经有过一番争夺。它的第一个回档出现在去年11月18日的2050点,距60天线差7个指数点。第二次回档,也是本轮行情的第一个“头”,出现在去年12月9日2100点,大盘冲过60天线的第4天,比60天线高出139点,7%的距离。随后的第2个头出现在今年2月16日2402点,冲过180天线的当天。应该说,在这2段行情中,市场尚处在比较理性的阶段,2次回调都比较符合市场的内在规律。
而6月19日,当上证指数突破360天移动平均线2845点后,由于前期一直看空的主流机构:部分基金与券商开始全面“空翻多”,行情开始脱离常规,大盘不仅没有停留,而且连续攀升。而回顾998点的行情,我们可以看到:从998点开始,大盘有过3次回档整理:第一次是从998到1146点,碰到60日均线后;第二次是1200点,超过180天线后;第三次是1300点,超过360天线后。中期、长期、超长期,大盘在突破这3条生命线后,都以回档整理姿态很好地消化了上档压力,也为下一步的继续向上迈进作了比较充分的蓄势。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回调可视为对6月中下旬大盘超过2840点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档整理的一次补课,毕竟2840点还是上证指数从1990年12月以来的累计成本线,是过去19年来买卖双方所达成的一条价值中轴线。
再看60日均线。从2100点回调到1814点后,大盘再次起步,并于1月中旬突破60天均线,随后60日均线开始由跌转升。自此,60天均线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大盘也没有再跌到过60日均线之下。而本周,大盘以向下跳空方式,跌破60日线,迄今已连续5个交易日运行在60日线之下。这表明,从均线与趋势的同级印证法则来看,本次调整有可能已从短期的调整演变为中期调整,换言之,始于1664点的行情第一波已经结束,除非大盘能够很快地恢复到60日均线之上。
从补课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这一轮调整,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次回调的核心点位是2840点。一是因为2840点乃上证指数的长期成本线;二是因为6月中旬突破360天线时,该线的位置也在2840点。除此以外,还有2个值得关注的点位,一个是360天线,目前在2640点,一个是180天线,目前2505点。牛市调整不破180天线,这3个点位分别代表了强、中、弱三种态势下的3个基本点位。
(作者为上海智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