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海外财经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版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8 24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6版:基金·焦点
    上一版  
    pdf
     
     
     
      | B16版:基金·焦点
    机构角力指基申赎 ETF天量成交
    阳光私募集体成“空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角力指基申赎 ETF天量成交
    2009年08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朱宇琛
      ⊙见习记者 朱宇琛

      

      ETF的规模在上周上演了一场“惊天大逆转”。

      根据本报统计,刚过去的一周里,ETF在份额上实现了全线增长,50ETF和180ETF的申赎更是创下历史天量,双双达到年内最大。与之前一周相比,不仅“全线净赎回”的颓势被打破,ETF本身的申赎态势更是火爆异常。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最新数据,上周,华夏上证50ETF申购份额48.61亿,赎回份额42.69亿,91.3亿份的单周申赎总量不仅刷新了该基金上市以来的成交纪录,净申购量5.92亿份也创下年内新高。

      同样放量的还有华安上证180ETF。该基金上周申购份额12.69亿,赎回份额9.9亿,总体净申购2.79亿份,申赎总量同样达到上市以来的最大值。在前两只ETF巨量申赎数字的对比之下,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则显得较为平稳,申购份额7.305亿份,赎回份额6.205亿,但也仍然实现了1.1亿份的净申购。

      若与之前数据对比,ETF在上周的全线“暴发”将会显得更加令人关注。就在8月前两周,上述三只ETF的规模还曾伴随着市场急跌而几乎全线“负增长”。不仅50ETF连续两周刷新赎回份额纪录,180ETF更和红利ETF一起创下基金上市以来的最大单周净赎回。这和2009年下半年来,ETF几乎持续净申购的不败纪录完全相悖。

      因此,面对八月“突如其来”的调整,市场此前一直在预测,“一枝独秀”的指数基金可能也将与其他偏股类基金一起,开始经受市场的赎回压力。但按照第3周的情形看来,指数基金的强势形象依然还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申赎情况发生逆转,50ETF和180ETF 7月份来的申赎也持续放量,不管申购还是赎回,都纷纷在8月份达到峰值。红利ETF的波动幅度虽然较大,但总体而言,也呈现出了明显的放大态势。申购和赎回的双向增长,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市场的不断走高,多空双方分歧巨大。

      

      多空“角力”基金申赎

      从市场走势看,这一分歧直接有所体现。8月前两周,A股市场经历了逼近两成的大幅下跌,而上周开始,市场又经历了大幅探底和反弹。

      来自业内的消息显示,有大型机构在基金申购赎回上直接“角力”,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波动。在此轮的申赎“较量”中,深圳一家大型保险机构充当了巨额赎回的主力,连续赎回旗下投资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专户等产品过百亿。而北京的一家大型寿险公司,在上周三突然以数十亿的规模对业内指数基金进行了巨额申购,并“扬言”若市场再度大跌则会继续大额申购。如此巨量的申赎PK,相信也是基金成交骤然放大的原因之一。

      在机构之间进行角力的同时,面对宽幅震荡,散户对后市判断的分歧也在明白无误地体现出来。

      上周,中国证券网进行了“‘黑周一’再现,您的持基计划是否有变”的调查,共有25759名基民参与了投票。结果显示,10938名基民认为反弹无望,欲清仓离场,这部分投票者占全部投票人数的42.46%。然而,在近半数基民考虑清仓的同时,也有8402名基民表示看好后市,并要加仓股基,占总投票数的36.62%。还有5705名基民表示会保持现有基金产品不动,继续坚守,这部分投票者占投票者总数的22.15%。从调查结果看来,市场意见的分歧对基金规模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扩散。

      不过,虽然无论机构还是散户阵营都出现了分化,部分基金的申购情形仍然火爆。根据本报最新消息,于上周五(8月21日)提前结束募集的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基金,首募规模达到了168.8亿份,成为继华夏沪深300首募247.7亿份之后,今年来首募规模最大的新基金。而就在上周四,国内第六只ETF——工银上证央企ETF也发行完毕,募集规模约50亿。其中,周四当天的网上现金认购规模达36亿左右。预计两基金都将于近期入市。

      此外,目前市场上还有10只基金在售,另有6只股票基金于上周获批,批量发行的新基金,以及指日可待的“一对多”专户产品,让市场对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也充满期待。

      

      新发基金唱多后市

      在多空对峙的当下,对于此次市场调整带来的影响,多位新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却仍然表现出颇为一致的乐观态度。

      尚在募集期的国富沪深300指数基金经理赵晓东认为,本轮调整与基本面关联不大,并不会改变经济复苏带来的牛市格局。调整后的股市会更健康,可以说是为了下一波上涨做准备。而对于在发的新基金来说,赵晓东认为急速下跌正好为其提供了绝佳的建仓机会。他表示,对于被动型的指数基金来讲,市场介入时机十分重要,本次调整正好为新指数基金提供了难得的低位建仓机会。一般新基金都有6个月的建仓期。在大盘调整至低位的情况下,国富300指数增强型基金会将主动型部分快速建仓,而在大盘企稳的情况下,再建仓被动型部分。

      华宝兴业投资总监任志强也表达了对后市的乐观观点。日前,在华宝兴业中证100指数基金报告会上,任志强表示,虽然政策已开始进行微调,但他认为目前不是股市市场趋势性转折的时候。在股票整体估值不便宜的情况下A股市场进入了调整。这种政策的微调和市场的调整,有利于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如果下半年再像上半年那样超大规模放贷,恐怕恶性通货膨胀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就为期不远了。当前政策的微调并不是方向性的政策转变,同样的,当前的市场调整也并不是趋势性的转折,他认为前期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涨幅很大、获利筹码很多。而下一阶段,基金投资的结构将更显重要,那些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例如内需、服务业、科技创新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等,以及资源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性产业,值得重点关注。

      而诺安基金也同样乐观认为,短期调整有利于后市进一步上涨。该基金公司认为,由于前期的大幅上涨积累了大量的获利资金,在市场的流动性受到短期不利影响及国内外公布了一些短期不良经济数据之后,投资者的心态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导致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短期内失去均衡,引发了市场的恐慌,致使本次调整又深又急。展望后市,诺安基金认为,市场短期内受中报业绩、宏观数据、外围市场及政策走势等事件驱动,可能延续波动盘整态势。由于基本面仍然有改善空间、流动性并没有转向,经过此次调整后,较高的估值有所修正,因此市场中长期仍然有上涨空间。市场调整,正是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好公司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