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海外财经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版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8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屠光绍: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和债券正在筹备
    山西举办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培训班
    企业订单突增 珠三角长三角再闹用工荒 
    我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商业银行交叉持有次级债将从附属资本中扣除
    广东证监局
    开展期货投资者教育日活动
    刘志峰:
    楼市要稳定政策和预期
    审计署:三成被挪用于建房买车 支农资金仍未归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2009年08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婷
      ⊙本报记者 吴婷

      

      日前公布的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低于市场预期,关于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的担忧开始出现,而股市数日的下跌更是让市场忧心忡忡。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将维持整体回升的态势不变。

      记者了解到,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事出有因。从7月份宏观数据来看,可谓是有喜有忧。继续支持宏观经济回升的证据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速加快,进出口也显示环比持续上升态势。

      与此同时,一些数据仍然令市场担忧,比如工业生产虽然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速加快,但是在持续大幅加速的急行军之后,7月仅增长0.1 个百分点,7 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30%,尽管仍处高位,但与6月相比回落了5 个百分点,并已是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在此之前,投资一路高歌猛进。

      记者发现,政府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是当月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7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35%,比上月大幅回落8 个百分点。投资是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7.1%的“头号功臣”,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7.6%,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4%,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

      经济学家们认为,我国经济仍然处在持续回升的通道中,这一点不会改变,当然,回稳过程中可能速度会没有预期中快,部分数据可能出现一些短期的波动,但是这些都不会阻挡经济回升的整体步伐。

      事实上,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三部委齐齐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共同强调维持当前宏观政策取向不变,将继续保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和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以保证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稳定健康发展。”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的讲话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和决心,也为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记者了解到,政府高投入的不可持续性,是很多人担忧投资的原因。但是在采访中,有专家向记者表示,即使政府刺激内需的力度和效应递减,在经济彻底复苏前不会有太大改变,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和新开工项目规模巨大,也决定了投资增长将在高位,而且房地产投资已经复苏,将带动关联行业回升。

      此外,国内消费稳定增长态势将保持,国家刺激消费的决心已经有所彰显,从家电、汽车下乡到今年推出的“以旧换新”,措施频频出台,根据专家预测,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今年将拉动消费需求1250亿元以上。此外,日前银监会正式出台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办法》,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个城市将率先成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该举措对消费也将是极大的促进。出口方面则连续数月环比增长,出现了企稳回升的积极迹象,年底甚至可能出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