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海外财经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路演回放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地产投资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路演回放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2009 8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二次探底“头重脚轻” 结构调整蕴含机会
    “炒新”不如“潜伏”
    银行股为何成了空军司令?
    眼前行情可以看不清 长期趋势心中必须明
    短线或将企稳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眼前行情可以看不清 长期趋势心中必须明
    2009年08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证投资 徐辉
      ⊙中证投资 徐辉

      

      近期市场出现相当大的波动,其所反映的是市场各方参与者巨大的心理波动。我们注意到,目前市场已经就估值、流动性和业绩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这种共识导致沪综指在2800点——3000点区域形成拉锯。我们认为,2009年下跌不是2007年的翻版,因为当前A股市场远不能说有泡沫,今年股市跌下来就是机会。

      

      三点共识推动弱势平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的共识是:1)A股市场的估值回归已经趋于结束,市场进入均衡估值水平,这一区间大体在2600点至3800点之间,在这个区间的任何点位都可以认为没有高估、也没有低估;2)流动性由极度宽松向适度宽松转化已成趋势,高层的争议已经逐步明朗;3)业绩环比增长将提供市场上行动力。

      

      估值支撑PK流动性压力

      不过呢,尚未被市场完全消化的信息包括:1)流动性的紧缩可能超出市场原有的预期。日前,人大财经委的尹中卿提出,要力争在下半年将M2降至20%以内,新增贷款不超过10万亿元。如果真是这样,资产市场受到的压力将非常明显。目前M2在57.3万亿的水平上,7月份同比增速为28.42%。如果到年底,M2增速回落到20%的水平上,也就意味着未来5个月内,M2环比出现0增长。因为目前2009年7月份的M2已经比2008年12月份的M2高出约20%。如果未来5个月M2增速为0,这样的紧缩局面只有在2001年前后出现过——在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的一年间,M2月度环比出现了5次负增长。不过,当前与2001年的区别在于,当时已经是货币紧缩的尾声;而现在,我们刚刚开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如果货币政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热冷交替,这对于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都将会是致命的打击。所以,笔者认为M2年内降至20%是一个危险的政策选择。因此,目前货币政策怎样微调、具体目标究竟如何?这不仅是央行的难题,也是我们广大投资者的难题所在。

      2)业绩增长究竟有多快?它所提供的估值支撑,能否抵消货币政策变化带来的流动性压力?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投资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说它是难题,因为它也充满变数。目前研究机构普遍预测2009年、2010年的业绩同比增长为15%、20%左右。从今年情况看,到目前为止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依然处在-2%的水平上,或者说基本持平的水平上。按照这样一个预测,这将意味着上市公司下半年的收益同比将提升33.3%;也预示着下半年上市公司收益相对于上半年将环比增长87.5%。我们注意到,二季度上市公司收益较一季度环比增长达到33%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方面,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惊喜。

      

      短期变数不改长期向好

      如果说2009年、2010年业绩增长与预期相符,那么当前A股市场基于2009年、2010年的动态市盈率将分别为21倍和17.5倍,其对应的股市收益率分别为4.76%和5.71%。目前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3.55%的水平上,这意味着股市收益率要高出长期国债34%;同时也意味着股市的长期吸引力依然明显强于国债。

      管理层维稳的心情也非常迫切。首先我们看到:6天批出3只基金;央行微调暂停,票据利率停止上升步伐;央企入市买进60亿元,分6个基金公司进入A股市场;大众交通高管进场买进;长江电力大股东买进股票。其次,以基金为主的各大机构,依然看多A股市场,并集体声明“2800点,我们不看空”。

      笔者认为,不管股市如何风云变幻,长期投资者还是必须以基本分析作为买进股票还是债券的主要依据。总体来看,支持中国股市中长期看好的基本力量依然强劲,但中短期的变数正在加大。基于这种认识,逢低买入、长期持有显然就是我们长期投资者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