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新”热现象非A股独有,成熟市场美股亦如此。但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炒新”失败者的数量都远远超过成功者的数量。
以A股为例,自IPO重启以来,已先后有四川成渝、中国建筑和光大证券三只大盘股发行上市,二级市场首日“追新”者全线吃套;而中小板上市的9只新股中亦有7只吃套。 盲目“炒新”无异于击鼓传花式的博傻。即便出现成渝高速上市首日的涨幅奇迹,随后股价的连续跌停也令“追新”者难以全身而退。至今成渝高速股价更已低于上市首日的最低价。显然上市首日“炒新”再度被证明是属于高风险投资策略。
而所谓次新股热点也并非阳光普照。深交所根据1991-2009年的数据统计:假设投资者各年度在新股上市首日买入并持有一段时间后卖出,无论是采用哪种模式,其亏损的可能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接近甚至超过60%。具体情况如下:若投资者按在新股上市首日以开盘价买入并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卖出,那么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分别为55.3%、57.1%以及53.0%;若投资者在新股上市首日以最高价买入并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卖出,那么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分别为69.1%、65.6%以及59.5%。因此次新股即便被整体视作一个板块,也并不凸显优势。
而以美股为例,西格尔曾统计1968-2003年“黄金30年”期间美股长期IPO回报,近4/5的新上市公司表现不及一个有代表性的小型股票指数组合,其中近半数的公司收益率比后者低了不止10%,超过1/3的公司低了20%,而有1417家公司,年收益率低了30%或者更多;相反的是,只有1/5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表现优于市场,其中年收益率超过市场水平10%以上的股票数量不到总数的5%,即仅有49家公司,更只有0.5%的股票能够超过市场水平30%以上。显然从长线角度分析,“炒新”的成功概率远远低于“潜伏”老股。
格雷厄姆曾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描述道:“大多数新发行的股票都在适宜的市场条件下销售——对股票销售者适宜意味着对购买者的不那么适宜。”这意味着当股市火爆而且行业周期繁荣时IPO发行的股票可能风险会更大,当此时市场会给予新股更高的上市溢价,2007年上市的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国石油就是典案。因此投资需要逆向思维,“炒新”不如“潜伏”。
“潜伏”有两条路径可循。首先是依托估值寻觅价格洼地。当年中信证券IPO发行价是4.50元/股、中国石化IPO发行价是4.22元/股。前者股价曾长时间徘徊于5元/股上下,而后者股价更是长期潜伏于IPO发行价之下,如今回顾当初的股价,套牢的是否就是金手镯呢?现在那些股价仍处于IPO发行价之下的低估值蓝筹股无疑含金量极高。其次在四季度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些股价累计跌幅巨大的中小市值股票,历年春季的主题股行情往往就蕴藏在这些超跌的中小市值股票中。最后,当“炒新”热渐渐退潮,而次新股也开始慢慢具备潜伏特征时,A股的中期调整也就接近尾声了,时间或许会在9-10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