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圆桌
  • 8:信息披露
  • 9:半年报特刊
  • 10:半年报特刊
  • 11:半年报特刊
  • 12:半年报特刊
  • 13:上市公司
  • 14:产业·公司
  • 15:半年报数据
  • 16:半年报数据
  • 17:半年报数据
  • 18:半年报数据
  • 19:半年报数据
  • 20:半年报数据
  • 21:半年报数据
  • 22:半年报数据
  • 23:半年报数据
  • 24:半年报数据
  • 25:半年报数据
  • 26:半年报数据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聚焦半年报
  • B4:基金·聚焦半年报
  • B5:基金 聚焦半年报
  • B6:基金 聚焦半年报
  • B7:基金·基金投资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投资基金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8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财经要闻
    财政政策下一步将主攻扩大消费
    工业增加值
    与企业利润为何背离
    企业家谈民间投资:政府放开准入 企业放宽眼界
    楼继伟:中投预期
    今年投资回报可观
    德银:美经济反弹将撬动中国出口回升
    日本“政权更迭”倒计时 经济欲搭新兴市场顺风车
    重庆投百亿
    打造“三基地四港区”
    上市公司业绩逐季回升(上接封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业绩逐季回升(上接封一)
    2009年08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市公司业绩逐季回升

      (上接封一)

      再往前看,去年第四季度样本公司盈利总额不到400亿元,可见上市公司单季盈利能力渐渐好转。

      按加权平均法计算,上述公司上半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32元,可比样本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35元,较上年同期的0.2362元同比下降18.07%;可比样本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0%,同比下降1.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平均每股净资产2.9785元,同比增长5.31%。

      盈利能力方面,1631家公司中盈利与亏损家数比例为1273:358,亏损面达21.95 %。盈利公司中,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0亿元,这些创利大户全部集中在一批“中”字头央企和上市银行。进一步统计显示,以上证50指标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公司上半年完成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总额达3761.60亿元,换言之,全部公司净利润总量的77.59%是由蓝筹股公司完成的。由于这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从而成为稳定A股市场盈利能力的重要力量。

      另外,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6446.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30%。可见,由于国家积极经济政策的影响,上市公司在经营上总体资金还算宽裕。

      针对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改善局面,市场人士认为,国家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减轻企业的部分税负等配套措施,对相关企业效益的改善,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一些原本被认为经营会比较困难的行业,譬如汽车、房地产、家电等,上半年情况均出乎意料地好,显然,政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仍将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预见,复苏和增长仍会是主基调。但来自于上市公司内在的盈利能力能否真正恢复,还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