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一周策略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专版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2009 9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再融资:
    市场双方理念差异太大
    政坛更新:日本经济能换汤也换药吗
    差别资本充足率对银行影响几何?
    伯南克的如意梦与无奈现实
    从伦敦金融城看上海
    深圳又现“抢地”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差别资本充足率对银行影响几何?
    2009年09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叶萌 王晨
      ⊙孙叶萌 王晨

      

      近日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有人把它归因于银行监管的加强,更有人由银监会8月3日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等的征求意见稿,推测监管风暴即将到来。还有人由指引中关于差别资本充足率触发条件,而联想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8%的底线要逐步提高,今年底要达到10%,明年底要达到12%等等,便认为这是对市场权重板块银行股的一大利空。

      而事实上,通过一段时间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跟踪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此次银监会的7个监管文件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是为使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相关规制体现国际监管规则修改的最新要求,也是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今年1月公布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完善建议》等4份文件征求意见稿的积极响应。

      继2007年2月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以来,银监会陆续公布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等5个指引,连同这次的7个指引和1个模板的征求意见稿,国内有关新协议的监管文件基本出齐。这将确保以国有大行为主的第一批新资本协议银行在年内做好评估准备,按既定时间表于明年底实施新协议。

      至于市场担心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股的冲击,笔者以为恐怕是理解有误。即使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一方面会有利于保增长、控风险的长期目标;同时更会是激励除新资本协议银行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去抓紧研究、规划实施新资本协议的举措。这是因为充分吸取了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完善建议》,通过提高相关风险暴露权重和信用转换系数,贯穿了更加审慎的原则。这会使实施新资本协议计量的风险资本可能就不再略低于8%,这样,银行以风险计量来节约资本的动力将会减少。如果资本要求从8%逐步提高到12% ,就会使更多银行意识到实施新协议的必要性。

      所以,实施新协议的银行,其实是通过实现资产对风险敏感的度量而自觉地优化了资本配置,真正提高了风险量化的水平,在新协议下达到12%的资本充足率所需实际资本,粗略估计占总资产的10%或更低。据此可推算,业绩稳定的银行,通过实施新协议,未来可相对节约20%至30%的资本。上市银行多是新资本协议银行或是已对新协议着手研究和规划,因此,剔除实施成本后,新协议对其业绩的影响,其实应属中性偏好。

      目前新资本协议也已得到了一些城商行的重视,比如吉林银行等在还没有新协议合规的时限要求下,就自上而下前瞻性地参照新资本协议强调风险管理量化, 以资本约束理念谋求长远发展。正是源于意识到银监会除了对新资本协议银行有硬性要求外,也会对现有监管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激励更多银行实施新协议。包括差别资本充足率在内的各种改革,会使风险管理“好”的银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业绩欠佳的银行,则会以资本约束等措施使其不得越雷池半步,激励其改善风险管理量化水平。

      因为领先的欧美银行倒下了一批,国内银行活得还很好,有人因而怀疑新资本协议的有效性。但是平心而论,其一,此次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过度的杠杆化,而吸取危机的教训,新协议贯彻了持续改进的原则,对衍生品的风险权重予以加强,并进一步重视压力测试把风控置于更长期视野下;其二,如果没有新资本协议,此次危机可能会更严重,我们怎么能奢望2006年定稿的新协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就已奏效?

      资本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新资本协议的推进有其固有的时间表,短期对市场的影响如前分析是相对中性,但是却会利在长远。持续改进和风险量化的原则,会提高银行业的风险收益效率,有利于更稳健的金融体系的形成,以支撑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两位作者均系吉林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