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 于勇
近日,一个美国有名的中国通朋友告诉我他的困惑:为何很多国内外的报道与国内学者的文章中反映,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融资更难,而统计数字却显示,这一问题有了巨大的改善。例如,工商银行的数字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的8644亿新增贷款中,有55.2%都贷给了中小企业。这比大多数国家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都高。
是我们的感觉错误,还是统计数据有误。实际上,两边都没错。错的是说话的两边心目中的中小企业定义不一样。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很不相同。根据2003年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在工业领域,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资产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都划为中小企业。而国外中小企业的划分就比我们窄得多。例如,在欧盟, 职工人数在250人以下的企业,在美国,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才能被称为中小企业。
事实上,我国的小企业的定义倒是比较接近国际上中小企业的规定。在我国称为中型企业的在国外都被划为大企业的行列。
然而,一般的老百姓以及很多学者们并不清楚这些区别。而工商银行用的是标准的官方口径。这样就造成了大家用的是同一个名词,但是心目中是不同的定义,当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些看似相当学院式的概念上的差别,却是内含玄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使得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很多优惠政策到达不了真正的受惠主体,扭曲了政策的效果。
有这么严重吗?让我们用数字说话。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上半年新增的7.37万亿贷款中,大型企业得到了其中的47%,中型企业得了44%,而小企业才得了8.5%的贷款。然而,在银行公布这一数字时,把中小企业合起来算,这就成了中小企业得到了53%,即近4万亿人民币的新增贷款。
显然小企业们“被贷款”了。更值得注意的是,把中小企业混同起来的统计方式会造成很多的政策误区。
各国政府为什么要给中小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能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政府帮助中小企业就是帮助社会、是政府的责任。
我国就业的70%,新增就业的90%都是由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的小企业提供的。仅从创造就业的角度来看,国家就有责任帮助这些企业发展。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 然而由于在政策中往往没有区分中型企业与小企业, 这些本应该给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大部分都被中型企业拿去了。这也就是多年来国家不断地出台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但真正的需要得到帮助的企业并没有感觉到政策的温暖的原因。
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了六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措施。我很担心,这些优惠政策的大部分又会被中型企业夺去。很多商业银行、官员实际上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宁愿把这些优惠政策给中型企业,也不愿意去为小企业服务。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头来可能效果又不尽如人意。
怎么办?
我建议重新修改中小企业定义。既然2003年的中小企业划分是一个“暂行规定”,可以考虑使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大体上与世界接轨。如果修改“暂行规定”需要较长时间,目前一个快捷的办法是先把国务院六条政策中的中型企业的字样去掉,仅让小企业为受惠主体。在各部门发布的数据中,把中型企业与小企业分开统计。
在落实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六条措施时,要防止中型企业再搭便车, 一定要让小企业这次真正能得到实惠。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