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9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车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车产业
    上下游联姻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临近 “爆发”
    资讯
    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要做动力电池全球“老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下游联姻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临近 “爆发”
    2009年09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随着“低碳时代”来临,中国新能源汽车必将扮演重要角色。眼下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合已经在加速进行。

      ⊙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合已经在加速进行。在上游,国内最大的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商杉杉股份与澳洲矿业巨头联合开采钴矿资源,目前正在国内进行中试,而在下游,杉杉股份正在与奇瑞等汽车厂商洽谈合作。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也“变身”为铁电池的供应商,向大众汽车等下游车企提供铁电池产品。

      

      上下游整合加速度

      “我们正与奇瑞等自主品牌以及国内一家大型国有上市汽车公司洽谈,已经有合作意向。同澳洲矿业巨头的合作,目前已经到中试阶段。”8月28日,杉杉控股董事会主席郑永刚对透露。

      今年以来,杉杉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上再加大投资,力争打通锂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而与下游车企的合作,则更令杉杉看到无限商机。郑永刚说,手机、笔记本电脑对锂电池的需求已经很大,如果锂动力电池取代石油的研究获得进一步突破,前景将更是无限宽广。“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多大,锂动力电池就可能有多大。”为了分享汽车用动力电池这块大蛋糕,郑永刚透露正在与国内的汽车企业进行谈判,协议成立锂动力电池合资企业,至于更多细节,郑永刚表示还不方便透露。

      按照产业链,动力电池可分为电池成品制造和电池材料、部件制造两类企业,电池材料又可分为电极(正极/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产业链的上游则为矿产资源,下游则是汽车厂商。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表示,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来看,因有色金属资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上游原材料企业将会非常集中;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使中游电池厂商将成为行业发展最大的受益者;而整车厂商几乎很难在这场行业盛宴中分享到什么。但汽车业内人士称,“现在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结合,将在降低成本、扩大市场方面产生不容小觑的力量。”

      同样,8月20日在广东惠州宣告落成的比亚迪电动车电池生产基地,也进一步宣告了比亚迪电动车产业链的整合提速。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建钧向本报记者证实,“比亚迪与大众签署了关于电池的合作及采购协议。”但他也表示,单靠比亚迪一家是很难把电动车的市场、产业链等做完,比亚迪也希望可以和别的汽车企业合作,一起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做大。

      

      联合研发 突破瓶颈

      “未来电动汽车必将成为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主角。”持该观点的国务院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建龙这样对记者表示。“传统汽车的发展以及国内汽车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替代能源的问题。”在杨建龙看来,市场将是电动汽车最有力的推动者,市场解决规模经济问题之后,就有了整个良性循环的建设。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仅仅实现了产业化过程中的一小步,要进一步实现产业化进程,仍需要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在中信证券研究员李春波看来,国内缺乏家庭、小区、道路充电设施,纯电动汽车推广仍需要3至5年时间。相应的,锂电池的实际需求规模爆发也将在3至5年以后。

      他指出,尽管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企业在技术、产业链、资金等方面都需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