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火
2009年09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林坚
几天前政府宣布化肥流通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这本是件好事,而我却有点纳闷:“化肥原先不是谁想卖就可以卖的?”
纳闷了一阵,突然想起多年前有过不法商贩卖假化肥坑农的报道,这莫非就是化肥的销售一直不敢向民间资本开放的原因?
如果这真是政府的隐情,其良苦用心也是大家所能理解的。但问题是,造假贩假的事处处皆有,若以此为理由来决定民间资本是否可参与经营,那么,个体商贩、民营企业岂不是都应该彻底被取缔?
看来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我向一位业内专家请教,他说:“以前化肥一直很紧缺,卖化肥利厚;如今化肥过剩了,卖化肥利薄。”这一句话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说到底,这里还是有个对民间资本不放心和与民争利的问题。前不久,一个民营小企业主跟我说:“我们现在不是不想投资,是找不到好项目,赚钱的地方人家早就占了。你鼓励我去投资,又不让我参与好项目,我们的处境很难呐。”
如今,四万亿政府投资砸下去了,经济下滑的势头总算被控制住了,但民间投资并没有大量跟进,人们不无担忧:政府投资的效应正在递减,民间投资的热情还没煽动起来,如此下去,经济是否有“二次探底”之虞?
现在的确是到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青黄不接的“关键期”。靠政府追加投资和银行再大量放贷,恐怕都不是什么好办法。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路,通过体制的改革,释放民间投资的能量,也就是说,把一些能赚钱的领域、项目开放给民间资本,何愁政府投资的“星星之火”不会引来民间投资的“燎原之势”呢?
我们当然乐于见到像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这样的“利好”,但更期盼的是,民间资本能和国有资本一样,在事实上拥有同等地位和公平竞争机会,而不要把鼓励民间投资作为权宜之计,因为这不仅关系当前,更关系中国经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