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梁伟
4月初G20伦敦金融峰会前夕,周小川的一篇关于货币体系的学术论文,让中国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
如今,第三次G20金融峰会还有三周才开幕,世界的聚光灯再一次集体对准了中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准了人民币。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努力的一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日宣布,中国政府已同意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不超过320亿特别提款权)的IMF债券。这一预期之中的交易当日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但在昨日,随着全球各大媒体竞相披露,中国将以人民币而非普遍认为的美元认购上述IMF债券时,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感到惊讶。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们这两天正在伦敦忙着为月底的首脑峰会做最后准备时,中国的此举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增资IMF援助穷国
此次宣布的IMF发债计划,早在7月份就已宣布,这也是该组织第一次对外发行债券。而与中国的协议,是IMF宣布的首个此类协议。
在这轮危机爆发后,IMF资金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而类似的发债行为,也是为了补充该组织的资金。在2日的声明中,基金组织表示,与中国达成的债券出售协议,不仅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投资工具,更有助于提高基金组织帮助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并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早日复苏。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今年6月份曾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IMF以市场化的方式扩大融资,愿在安全、收益合理的范围内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IMF债券。本周只不过是双方正式签署协议,因此也并未引起媒体太大关注。
不过,随着IMF将相关合同文本公布在其官方网站,本次中国看似普通的买债举动却陡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路透、彭博以及华尔街日报等网站,昨日都在首页显要位置刊登了“中国将以人民币购买IMF债券”的消息。
记者查阅IMF网站公布的合同文本,其中约定支付条款的第五条写道,经双方约定,为了购买IMF债券,中国人民银行会按照相应的特别提款权(SDR)计算价值,向IMF名下转入人民币。合同参照汇率为8月25日的人民币汇率,当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6.8311。
中国享受“特殊待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公布的方案,该组织发行的债券为5年期,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计价,债券利息将分季度发放。债券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政府或成员国央行发售,并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和购买者间交易。
SDR是由IMF发行、建立在一揽子货币基础上的计价单位。此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内的一些人士呼吁,将SDR用于国际贸易的结算,并使其成为各国储备的主要形式,以取代因金融危机而信用严重受损的美元。目前,SDR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构成,占比分别为44%、34%、11%和11%。
除了中国,巴西和俄罗斯也已承诺将分别购买100亿美元的债券,印度也表达了购买IMF债券的兴趣。而有分析人士认为,某种程度上说,这次中国以人民币买IMF债券,可能享受了“特殊待遇”。
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对上海证券报说,购买债券一般是用国际上能够接受的货币,从这一点说,人民币是准国际货币。而在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印度、韩国等等,如果现在要买IMF债券的话,还是不能用本币,而要用其他国际货币。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肯定
分析人士认为,IMF同意中国以人民币购买其债券,一方面给IMF提供了所需的援助穷国的资金,利在全球;而在中国,此举对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亦有积极意义。不过,此举给外汇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较为有限。
梅新育表示,IMF作为股本的份额很少,资金多数来自债务融资,能控制其资金来源也就能控制了该组织。中国购买IMF债券,有助于IMF降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而与此同时,这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一步。
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彭文生昨日对上海证券报表示,500亿美元的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可能不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然而,这可以被视为是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所付出努力的成果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说,在中国以人民币购买以SDR计价的IMF债券后,基金组织将使用人民币为一些成员国发放贷款,借款国将人民币回笼中国并转换为美元等可兑换货币。另外,借款国也可以根据双边协议使用人民币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
巴克莱资本认为,中国通过与IMF达成此次协议,将在两方面受益。首先,这将有利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中国将可以使用以SDR计价的资产作为外汇储备;同时,因兑换美元和使用人民币购买中国商品(通常是使用美元)而回笼人民币,有可能使得中国持有的美元数量出现下降,其他货币的持有量维持不变。
其次,这将有可能推动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甚至储备货币的作用。虽然此次交易涉及金额数量不高,但这次交易也会发出一个的重要信号:一些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中央银行将至少持有人民币一段时间。此外,中国可能与借款国达成协议,同意借款国使用人民币支付进口货物。这将有助于促进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