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敏
○主持 于勇
中国经济似乎正在做一个艰难的选择。
在外需未能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是继续用信贷泡沫吹大正在企稳的实体经济,还是未雨绸缪隔绝银行的风险?
银监会似乎选择了后者,将次级债逐年剔除出银行附属资本,提醒商业银行注意资本充足率,严禁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面对着正在恢复性增长的中国经济,刘明康领导的中国银监会近期一系列的措施,正在努力控制银行未来的放贷风险。
不过,市场却在选择前者,当次级债将可能被剔除出银行的附属资本的消息传出时,中国A股连日暴跌,但当此消息被银监会澄清时,市场立即转怒为喜,力拉五根阳线。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将政策寄托于市场的喜怒哀乐,则有点缘木求鱼,更重要的是,中国要理性地评估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尤其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历史上无数的繁荣与萧条,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如果这个国家的银行体系稳定,萧条都只是短暂的插曲,但如果这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千疮百孔,那只能自求多福。
中国必须面对的事实是,长期靠投资和外需拉动的中国经济可能正在步入低增长时代,过去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会昙花一现。
货币供应量M2和GDP的亦步亦趋,M2/GDP的比例全球第一,这并非偶然,中国经济依赖于外需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决定了外汇占款和贷款是M2的最主要来源。
很显然,在外需仍未能恢复正常之前,贷款的增长决定了M2的增长,也决定了中国GDP的增长,但是谁能告诉我,贷款在过去的七个月接近翻一倍的投放后,明年能否再翻一倍,后年呢?
很显然,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不转变目前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中国还以为凯恩斯真能救中国,那么,如果在外需未能暴发性恢复,中国经济仅依靠信贷膨胀推动经济增长,最后会步入日本的后尘。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这轮刺激,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都在急剧膨胀,一旦中国的流动性不能托住吹出来的资产市值,那么负债不变,资产缩水,企业 和居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为银行免费打工。
而游戏一定会结束,事实上,中国的银行业目前的放贷能力已经捉襟见肘,在今年前七月放出了七万亿之后,很多银行的资足充足率急剧直下。而且如果明年继续以今年的贷款规模扩充资产,那么,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将继续承压,最后的边际可能是银行业的贷款增长,正好等于银行补充的资本金,或附属资本,换句话说,信贷推动的M2为零增长。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中国经济在这次百年不遇的危机中“保八”还是“保四”,底线是中国的银行体系一定要毫发无损,只要中国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健康,中国的经济青山依在,夕阳仍红;但是,如果中国银行业为了拯救这场危机而舍身饲虎,那么中国像日本一样卧床十年,也非妄言。
毫无疑问,金融稳定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