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7:书评
  • 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热点
  • T6:艺术财经·专题
  • T7:艺术财经·热点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9 1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上一版  
    pdf
     
     
     
      |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王向明:永远向历史与经典致敬
    云淡风轻是我的人文追求——与王向明的访谈
    王向明油画市场
    分析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向明油画市场分析报告
    2009年09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琳
      ⊙本报记者 杨琳

      

      王向明的作品色彩层次鲜明,用色大胆,对颜色运用有着独特的敏锐度和见解。生于“学院”但并不完全执着于“学院”,在具象中予以观念的呈现和表达。纽约大学教授K.M.李曾对王向明这样评价:“中国人画画需要有游戏心态,面对传统,面对师承,面对当代,面对商业,面对操作,要有游戏一下的勇气,要有为什么不可以的精神。画家要有游戏精神,因为艺术的试验性很强。而我在王向明的作品里看到了‘游戏’的因素,这是这种因素将使王向明作品的流行性大大的增加。”

      早年海外市场火热

      1985年他的《渴望和平》成功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画展”金奖,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之后作品《空间越来越小》又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因此,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王向明就已经受到市场的关注。尤其是早期作品大量被当时的中国台湾、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买家买走,海外美术馆也有收藏。

      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王向明在组织结构的安排、技法处理的把握、语言择取与提炼、画面质感的加强、意境的挖掘与营造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精进,且用大量的创作实践建立起自家稳健而成熟的绘画路数,成为写实风格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而深受国内外许多藏买家的喜爱和青睐。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市场更是大量需求王向明的油画限量复制品。由于当时王向明的作品并不多产,再加上每幅作品仅300张复制品,市场可谓供不应求,当然这跟当时中国艺术品价格还不高也有关系。王向明告诉记者:“当时,这些油画限量复制品的出售价格不过几千元人民币每幅。不过购买主力在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将艺术品视为消费品入手的,而非为投资而来。”

      墙内墙外齐开花

      近年来,王向明的市场逐渐从海外转向了国内,越来越多的国内买家都在购买其后期作品,如“假面系列”、“向大师致敬”系列等,但其早期重要作品则都在海外藏家手中。

      根据雅昌拍卖信息网上的数据显示,1994年王向明的作品就出现在了拍卖市场上,是国内上拍较早的艺术家之一。15年以来,王向明的作品共有165件上拍,成交132件,成交率高达80%。2007年在中国嘉德以212.8万元成交的《厦门·邓廷桢火攻英军》创下艺术家最高成交纪录。仅隔一个月后在上海泓盛上拍的《巴尔蒂斯·安迪·杜尚》三联画又以156.8万落槌,把个人市场的灿烂续写,其《舞会》也在香港长风拍出28.36万的不俗成绩。

      从整体成交来看,其市场行情表现最为稳定、成交比例也相当高。从2000年前的几万元到十万之内不等,到20004年以后,随着其画作尺幅的加大和风格的日趋成熟,其作品成交价格逐年上涨,平均成交价一直维持在十万至几十万之间。到了2006年和2007年,其作品价格更是出现百万纪录。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不管是他的“鸟系列”还是“假面系列”抑或是目前的“向大师致敬系列”都令人喜爱有加,既有学术认可度也有市场投资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