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艺术中著名的观念艺术吴山专,近日和他的合作伙伴、来自冰岛的艺术家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一起,在上海外滩3号沪申画廊举办“物权09·复数”展览。这次展览正是两位艺术家继2008年广东美术馆所做的《国际红色幽默》大展之后的第一个关于物权的专题展示。
展览紧扣着两位艺术家推出的“物权”概念:在沪申画廊著名的中庭里,顶上是一个霓虹灯标语:“物权等于物所当然”,地上则是大型装置“The More”(复数)。这件装置底座是佛龛,颈部是十字架,顶部则是清真寺的穹顶,现在这三段却被拆开并横躺着;两边白墙上有十句吴山专的“造句”,还有英格的镜子的粉末。中庭外的墙上,则挂着30件绘画板,分别写有艺术家的“物权宣言”(也是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共有30条条款)的一个条款,画着他们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的各项计划的图文说明。在展览大厅的地面上,则陈列着30个以各种物(符号)的形状塑造的“纪念碑”,也分别印有“物权宣言”的条款。中庭对面长长的大白墙上,则满满当当地喷上了由100个单词及其注释组成的《物权字典》。
正如策展人高士明所指出的,20多年来,吴山专用伪字、物权、单性、二手水、观光者信息、完美的括号、鸟先于和平等等“无用的真理”编织起他的个体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经验系统构成了一种深刻的批判。在这个意义上,吴山专的工作超出了艺术史的意义,他是一位“世界观的艺术家”。
’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曾轰动一时,吴山专当年以人称“卖对虾”的行为艺术作品《大买卖》参展,成为那个充满各种传奇故事的大展中的又一个传奇故事。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家在当时就把作品的批判锋芒直指美术馆体制。在此后的90年代他去了冰岛,与英格合作,开始了他们对“物权”主题的开掘。自1995年起,吴山专与英格将《人权宣言》批改为《物权宣言》,宣称要把“物”从“人对物的沙文主义统治”中解放出来,并“放回原处”。
高士明认为,他们所说的“物权”并非人权的相似物,更不是人所熟知的财产权,而恰恰是其反面。“物权”要陈述的不是物作为物自身的权利,因为在《物权》中,自由=超越尺度,而权利=物所当然。他指出,在近年来西方对“人权”的反思声浪中,吴与英格所提供的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The More。一切物在物权(物所当然)中保持为开放的容器,作为此容器的一个理想的模型,The More 所要求的并非信仰与拜物,而是加补。The More就是更多,它导出的是一种本质性的复数状态,使系统成为复数——或许,民主的最基本形式就在于这微小的复数。
吴山专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前卫运动的一个领军人物,以1986年的《国际红色幽默》展览而闻名。他透露,在这次展览期间,他将正式启动计划中的“国际红色幽默俱乐部”,在沪申画廊举办五次艺术家作品的朗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