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7:书评
  • 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热点
  • T6:艺术财经·专题
  • T7:艺术财经·热点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9 1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2版:艺术财经·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2版:艺术财经·市场
    台湾金融业者550万拍下蔡国强义卖爆破草图
    上海崇源秋拍率先举槌
    1949年顶级“拉菲”红酒将在嘉德在线上拍
    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打造重庆文化新品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崇源秋拍率先举槌
    2009年09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陈鸣远制紫砂茄子水注
      陈鸣远制紫砂古泉笔架
      ⊙本报记者 邱家和

      

      上海崇源2009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第一场)将于9月16日在上海龙之梦丽晶大酒店举行,拍卖会共有“狮城藏画 名家小品”、“紫泥精华”、“五家藏珍”、“中国书画”和“文玩雅集”5个专场,汇聚近千件艺术精品,将提前拉开秋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的序幕。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公司执行总裁季崇建表示:“将每年两次的大型拍卖分散为多场,为上海崇源的一大创举,并日益凸显优势。在图录印制、优质服务以及专场设置等方面的专业化,不但保证每次拍卖都有大型拍卖会的水准,更在引领艺术品拍卖的方向。”

      首次推出紫砂专场

      此次崇源秋拍中,“紫泥精华”专场最为引人注目。其中9件陈鸣远作品来自上海的重要藏家陈之初。陈鸣远生于明末,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制壶泰斗,其作品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就已经价值连城,最主要的藏家都在上海,包括龚心钊、陈克立和庞元济三大家,还有碧山壶馆的张虹、李初梨收藏的陈鸣远紫砂器也都出自上海。这些作品现在已大部分为博物馆收藏。此次秋拍推出的陈鸣远作品包括莲藕、茄子、树根、瓜果等丰富的品种,均为陈鸣远最为拿手的作品,形象逼真而构思奇巧,极具想象力,此次拍卖估价为30万到40万元。另外一件紫砂古泉笔架,留有铭文“吾法有法,残痕遗风。眼中一线,通观今古。鸣远。”笔架采用一串古钱币的造型,用朱泥制成,上海博物馆馆藏中就有极为相似的藏品,此次拍卖估价为40万元~60万元。

      陈之初的收藏,最大特色是种类多、数量大、素质高,所有文房雅器、书画古玩,几乎无不涉猎,尤以书画、陶瓷、端砚和印章四类最为突出,每项收藏均上千逾百,书画数量保守估计亦有5000件以上,而且由宋元明清直至民国近代名家均囊括其中,为新加坡及闻名东南亚的中国书画及艺术品第一大收藏家。此次拍卖能如此完整地将其旧藏陈呜远作品上拍,实属难得。

      五家藏珍再树崇源品牌

      继“海上旧梦”之后,此次秋拍上海崇源着力推出“五家藏珍”专场。其中,书画名家黄达聪的珍藏值得关注。年轻时的黄达聪,得黄宾虹、张大千、沈尹默、汤定之等人教诲,他的工笔人物吸收了唐宋的线描技法,又汲取唐寅、任颐乃至石窟艺术中的精髓。这次推出的,既有其晚年的精品力作,又有与其他名家交往时的画作,更有举办画展时候的史料。其中有一件保存完好的1946年黄达聪于中国画苑举办个展时的签名册,徐悲鸿、沈尹默、钱瘦铁、陶冷月、王个簃等诸多画界名家皆悉数到场祝贺,汇集了数百名家签名及印章,还附有苏渊雷、沈尹默所作长跋。还有他与张大千、江寒汀、唐云等交往的作品。

      此外,东吴大学校史上第一任中国籍校长杨永清,早在1920年代就在北京外交部任职,为时任外交部长顾维钧的得力助手,此次秋拍也推出他的几十件珍贵藏品,既有古画遗韵,又包括和他同时代的知名书画家的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