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的上海,因为上海艺博会与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携手开幕,也因为上海各大艺术机构纷纷举办展外展,而变得异常热闹。在热闹中,人们一方面可以体验到艺术市场回暖的气息;另一方面,有心的观众仍会发现经济危机投下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散去,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博览会参展画廊的阵容缩水。不过,有心的观众同样也会发现博览会的主办方在困顿中的坚守,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逆势而上的应对策略。
由于自身的运作特点,艺博会从展位预订到正式开幕有一个时间差,而这两个艺博会的招商,都恰逢经济危机带来的恐惧最浓重的时刻,许多国际大画廊都削减甚至暂停了各项展览业务,所以并未预定展位,以致目前艺术市场的回暖已成定论,但这两个博览会的参展画廊阵容还是明显缩水。尤其是“上海当代”,其所定位的当代艺术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最直接、最大。但是,博览会主办方的坚持却也更坚决:首先,展览本身的规模虽然缩减,但布展的质量更讲究;其次,主办方推出了由国际策展人团队策划的“发现当代”主题展;再次,主办方邀请国际藏家来上海参与其“亚太区收藏家发展项目”。主办方负责人还向记者表示,尽管这样做会带来比前两届艺博会更大的亏损,但他们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他们相信越是困难越需要坚持。
回暖中的坚持更可贵。比如在艺术品拍卖公司,也许体会的另一番心情。拍卖行情的变化,是在拍卖季节中完成的,如香港苏富比历来在每次季节性大拍中领头,所以今年春拍的升温,它带了好头,但却没有享受到市场回暖的成果。即便是今年秋拍的征件,据其CEO透露,也是到快结束时市场信心完全恢复,得到几件高额拍品。因此,虽然秋拍比春拍拍品件数大增了50%,但估价还是很保守,委托人要价太高的,就不得不忍痛割爱。而其受到冲击最大的当代艺术部分,则从春拍起,就作了大幅的改革,引入了“观念艺术”和“香港艺术家”板块,试图引导藏家适应当前当代艺术市场的转型。
正如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部门主管所强调的,当前当代艺术市场虽然回暖,但行情并不明朗,艺术家阵容将重组,价格的重新定位并未完成,因此,他们的估价都很审慎。反观“上海当代”艺博会也是如此,参展画廊选择所展出的艺术家的作品,对其的定价,都作了精心考虑,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新动向。可以预言,尽管拍卖行与参加博览会的画廊都如履薄冰,但市场回暖的结果很快会得到证实,周日“上海当代”闭幕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
(详见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