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股民学校
  • 11:特别报道
  • 12:金融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投资基金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9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指数投资时代来临?
    亲子关系与孩子性格
    选择基金类型
    投资理念先行
    投资当有平常心
    专户“一对多”投资更注重稳健和灵活
    回归投资本质 在有效的市场中做简单投资
    联接中国未来 相伴财富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指数投资时代来临?
    2009年09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厉海强
      史丽

      资料图

      2009年真是指数基金的大年,姑且不论去年底以来成立的大约9只基金(6只跟踪沪深300指数,另3只分别跟踪上证综指、央企50和中证红利指数),9月份以后又将至少有10只指数基金(银华沪深300指数基金、国投瑞银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诺安中证100指数基金、海富通中证100指数、华宝中证100、南方中证500、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联接基金、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华安上证180ETF联接、建信沪深300指数基金)陆续发行。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厉海强

      指数基金的主要作用就是获取指数对应的回报,由于大部分指数基金都是专注于跟踪指数,而且基金合同中一般都有对跟踪误差的要求,投资于指数基金,我们可以有比较大的把握获取该指数的回报。如果我们选择主动管理基金,就又需要再增加一个基金管理人层面的影响因素,基金管理人的好坏,导致其所管理的基金表现优于或者差于可比的指数。

      指数基金的大量发行,首先是有市场需求的因素在内,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单边上涨,许多主动管理基金由于在初期还保持了2008年以来相对谨慎的股票仓位,结果表现相对落后,高仓位的指数基金大出风头,其相对领先的近期市场表现使其销售起来也较为容易;其次,很多公司旗下的产品线恰好还欠缺指数这一类产品,从而可以借此机会加以完善,如广发、华夏和南方等公司;第三,可能从竞争力的角度,指数基金也已经体现出了相对价值。当主动管理已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创造足够的超额收益时,指数基金较低的管理成本和各种费用就可以带来一些优势。随着国内基金行业的发展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逐渐成熟,资本市场对各类信息的发掘和处理已经达到了比较高效的程度,传统的主动管理可能也已经越来越难以创造足够的超额收益。

      不过指数基金的大发展并不意味着主动管理业务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市场的风格轮动也是屡见不鲜的事,主动管理基金完全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大放异彩。此外,正如比尔米勒所说,当你选择指数基金的同时,你也就失去了战胜指数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满足于指数的回报,我们就需要主动管理基金。

      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而言,除了大量发行指数化产品以应对市场需求之外,在投资管理能力上进一步的分工和专业化也许是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这方面现成的例子可以参考海外市场。比如有部分基金公司集中投资于某些市场板块,如行业基金,或者专注于某些风格,如大盘、小盘,价值、成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信息的发掘和处理只会越来越高效,集中优势资源和能力,专注于更细分的某一市场方向也许可以帮助部分主动管理基金建立比较优势。

      不过指数也好,主动管理也好,两者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人做主动管理,那指数也将没有什么效率,主动管理也会比较容易战胜指数,但是如果主动管理过多,竞争过于激烈,那边际回报机会下降,许多用于主动管理的资源将得不到足够的回报。我们投资人在选择的时候,不妨搭配使用,是个可以考虑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