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股民学校
  • 11:特别报道
  • 12:金融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投资基金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9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用环保标准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
    特保案对上市轮胎企业影响不大
    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
    本周开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及涉案企业抗议美特保措施
    特保措施或导致中国损失10亿美元出口额
    各界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2009中国房地产责任论坛
    在京举行
    王军:推动财政政策
    向公共财政转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用环保标准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
    2009年09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乐嘉春
      □作者 乐嘉春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眼下我们应当运用环保标准来治理中国式的产能过剩,这是因为提高环保标准,无疑将提高中国产业的环保门槛,这对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效果将非常显著。

      产能过剩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痼疾。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产能过剩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突出问题。如何破解产能过剩困局,已成为眼下“保增长、调结构”的一项急迫任务。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环保标准来有效治理中国式的产能过剩问题。

      这是因为,当前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同时又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且往往是产能过剩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此,我们只需加紧修订或严格执行现有的环保标准,就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标:既可防控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抑制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

      我们不妨以铅行业为例来说明。铅行业是一个产能绝对过剩又是环境污染比较突出的行业。今年8月陕西省、湖南和东川等地发生了“儿童铅中毒事件”,触发了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工业污染进行调查的新一轮“环保风暴”,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为此,陕西、云南、湖南等地对涉铅企业进行排查。其中,作为铅冶炼的重镇之一——河南济源市近日积极行动,对涉铅行业进行了深度治理,目前该市35家企业使用烧结机炼铅工艺生产线被要求全部停产整顿,需要通过环保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受环保风暴的影响,剩下可以生产的3家企业铅产能也分别减少了约1/3-1/2。如果加上其他地方涉铅企业的产能下降规模,足以看到通过运用环保标准治理企业的环境污染,最终可以达到抑制部分行业过剩产能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加大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力度,特别是对重污染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耗水、耗资源行业加快制订修订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这些行业的环保准入标准。由此,提高部分行业的“环保门槛”,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问题。

      例如,稀土行业也存在着产能过剩且集中度低的老大难问题。今年8月,由环境保护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据悉,新标准对稀土开发的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钍粉尘排放浓度限值等。如果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很多中小型稀土生产将可能会因其生产工艺落后、环保治理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而面临被淘汰出局。确实,《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了这一产能过剩行业的环保门槛,新标准一旦实施,将起到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行业优化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最终对抑制该行业的产能过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提高行业的环保门槛,除了制定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同样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是产能过剩又是“高耗能、高污染”的新兴行业——多晶硅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多晶硅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多晶硅原料需求不断增加,结果是国内许多光伏企业选择价格比较便宜的硅废碎料来替代多晶硅原料,但硅废碎料本身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年7月,环保部、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其中,“含硅量不少于99.99%”的多晶硅废碎料被列为限制进口类产品。鉴于目前硅废碎料替代多晶硅原料在生产中要占到一半左右比重,执行这一公告,实际上可以起到抑制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过剩的积极效果。

      上述分析显示,采用环保标准确实可以起到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良好效果。特别是因为环保标准是一项硬指标,如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对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污总量指标的生产企业必须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不合格的必须停产处理。这意味着,凡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企业只能选择不开工或停产。这样,运用环保标准就可以起到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效果了。

      正因为如此,国务院早已将“强化环境监管”包括在治理产能过剩的五项举措中。这也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应当启用环保标准来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随着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启用环保标准,相信中国式的产能过剩顽症也将得到彻底治愈,这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