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创业板
  • 11:特别报道
  • 12:上证研究院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中人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9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特别报道
    甲流疫苗之战
    名词解释
    揭秘疫苗生产全过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甲流疫苗之战
    2009年09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王颖
      甲流疫苗之战

        甲流疫苗市场毛利6.5亿-11.7亿

        10家疫苗企业产能尚有限

      从应急式审批到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87天时间,中国成为全球首个使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危机关头,中国疫苗企业实现了一次集体突围。

      现在的问题是,在这场疫苗突击战中,未知的副作用、有限的产能该怎样解决与突破,从而实现真正的、最后的成功。

      ⊙记者 宦璐 ○编辑 王颖

      

      9月11日,天坛生物成为国内第三家获得药监局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注册申请批准的企业,至此,药监局创下了两周内批准三家甲流疫苗企业的“速度神话”。业内人士称,另外7家疫苗企业都已完成甲流疫苗的临床试验,对他们的审核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8月下旬以来,世界各地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呈明显上升势头。随着北半球地区暑热消逝、秋凉渐近,甲型H1N1流感正进入新的蔓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的“第二波”蔓延。

      事实上,中国政府对疫情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中。9 月8 日,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60 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发布会上介绍,甲流疫情情况严峻,我国内地31 个省(区市)已全部报告确诊病例。过去一周本地病例已占95%,而输入性病例不到5%; 6 月下旬到9 月7 日,已发生了128 起聚集性甲流病例,特别是进入9 月份以来。他特别指出:在一些省份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例当中,检测出有甲流病毒的人群有所上升,说明甲流病毒在我国部分人群中已经生根。最重要的是,进入秋冬季节,甲流会进入高峰期。

      WHO自今年6月宣布甲型H1N1流感达到全球流行级别以来,全球医药公司争相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许多国家计划从10月开始进行大规模接种行动。上个月,WHO表示虽然生产上了轨道,但用于生产疫苗的病毒生长缓慢,全球供应可能受限。而在中国,据有关部门测算,到年底,政府部门对甲流疫苗的储备有望达到6500 万剂。

      这一次,人口大国中国,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储备、接种方面保持了全球领先。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也向记者表示,虽然甲流疫情来势凶猛,但不管是从企业因为疫苗获得的利润来看,还是研发一项新疫苗得出的经验、突破的技术等方面来看,甲流疫情带来挑战的同时,还有机遇。

      

      争分夺秒

      客观来说,不得不承认,我国疫苗研发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有疫苗生产企业超过30家,可以生产抵抗20多种病毒的40余种疫苗。“单从疫苗品种、数量、生产能力和使用情况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疫苗大国,但以新研发的品种在质量、安全性或效果方面一对一比较,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约有10年。”

      当然,差距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中国疫苗企业的表现其实也不差: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盼尔来福.1”在本月3日获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这也是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

      6月8日,北京科兴从WHO获得可直接用于疫苗生产用毒株,基本按照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经过研制、试生产、临床试验、现场检查、注册检验、审评审批等各个过程,到9月2日正式获得生产批准,共用了87天时间。

      更早从世卫组织获得毒株的华兰生物总经理林小军回忆,6月3日傍晚,第一批毒株抵达河南省新乡市,华兰生物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该毒株的疫苗企业。

      “以往生产一种新疫苗,通常需要耗时2到3年。”科兴公司总经理尹卫东说,但国家药监局在“早期介入、快速高效,科学审批、实事求是,统一指挥、协同应对”的原则下,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进行应急审批。此外,我国甲流疫苗研发、生产及审评审批能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亦得益于各方努力——陈竺于7月21日中午接种了第一针用于临床研究的试验疫苗,随后北京、江苏的4000多名志愿者在7月22日开始大规模接种。

      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介绍,“从7月22日开始接种疫苗的临床试验,目前已经有13000多名志愿者接受了甲型流感疫苗试验接种。”

      关于疫苗的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表示,由于短期内疫苗供应量紧缺,企业生产出的疫苗将首先保证国家收储。有关部门将制定统一接种策略,根据疫情变化确定免疫接种人群,优先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

      与此同时,“国家购买”的行为也催化了中国疫苗市场扩容:9月4日中国工信部分别向华兰生物、北京科兴下达了400万剂、165万剂的首批甲流疫苗收储订单,要求在9月15日之前交付。华兰生物、北京科兴还计划在国庆节前分别完成生产1300万剂、500万剂甲流疫苗。9月7日国家药监局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甲流疫苗产品。

      这是场分秒必争的“战争”:9月7日,国家要求企业尽可能多生产甲流疫苗保障需求。对于13 亿人口来说,我国甲流疫苗产能有限。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组织甲流疫苗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生产一些疫苗。

      据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初步判断年底前国家订单将达到6500 万剂,而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分别获得2000万剂和300万剂。

      “中国速度”为WHO所关注:WHO西太平洋地区主任申英秀在8月21日表示,“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应对甲型H1N1流感准备出色。同时我们对中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感到鼓舞。”她补充道,“世界卫生组织非常欢迎中国政府在公平分配流感疫苗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及急需国家。”

      

      一刻也未松懈

      “幸运的是我们不是在打一场遭遇战,而是有准备之仗。可以说,一刻也未松懈。”采访中,医学专家和科技部官员这样感叹。

      6月4日,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在科技部的组织下,22家疫苗生产和研发单位对新疫苗的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这意味着我国在甲型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储备等环节的“国家队”成立。

      如今,大家最关心最好奇的一个话题是:被业界称为“超级”疫苗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怎样炼成的?

      科技部部长万钢公开表示他对于甲流防治的信心:“自SARS疫情以来,科技部一刻也没有放松警惕,持续支持突发传染病的防控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全方位提高。只要我们依靠科学,流感终将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在坚定的国家意志面前,10家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被紧急征调到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中,其中包括北京科兴、华兰生物和中生集团等龙头企业。10家企业中,中生集团占了4家,分别为上海、长春、兰州3个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及位于北京的上市公司天坛生物。

      拥有国内最大甲流疫苗产能的华兰生物,将是此次甲流疫苗政府采购的大赢家,华兰生物是中国疫苗行业中的后起之秀。2008年,华兰生物首个疫苗产品——流感疫苗才上市。去年,华兰生物实现收入4.75亿,营业利润2.1亿,净利润1.87亿,同比增长分别为35.3%、69.8%和55.5%。

      “疫苗行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产能和人才。”招商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张明芳这样认为。

      在硬件方面,起步较晚的华兰生物反倒具备了某些后发优势。从厂房规划到建筑施工都参考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准,并采用了最先进的疫苗生产设备。比如美国Rame-Hart全自动鸡胚接种机。华兰生物还在太行山脚下投资了禽业公司,成为国内疫苗企业中首个投资种蛋的公司。

      全球研制H1N1流感疫苗的企业除了科兴、华兰等,更有国际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诺华等企业,中国企业能抢在世界500强跨国制药企业前研制并生产出H1N1流感疫苗,确实居功至伟。

      但在争夺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生产权的赛跑中,“参赛者”就只有北京科兴和华兰生物。两家企业的临床试验甚至都安排在同一天。7月22日,科兴、华兰两家公司的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分别在北京怀柔和江苏泰州展开。

      临床试验中,科兴的疫苗有三种类型:加佐剂灭活疫苗、加佐剂裂解疫苗、无佐剂裂解疫苗。

      科兴的1614名受试者中,包含了60岁上的老人,但无佐剂裂解疫苗15μg(微克)组没有安排60岁以上的受试者。

      而华兰疫苗为两种:加佐剂裂解疫苗和无佐剂裂解疫苗,共有2200余人,被分成了4个年龄组:3~11岁、12~17岁、18~60岁、60岁以上,每个类型的疫苗都覆盖了3岁以上人群。

      8月17日的试验结果:无佐剂裂解疫苗(15μg)其体阳转率和保护率较高,超过国际认可的标准,而且不良反应率最低。

      尝试结果是无佐剂裂解疫苗更安全。但科兴如果再去补做60岁以上组试验,全球第一支H1N1流感疫苗就拱手让给了华兰,为争第一,科兴只好放弃。最终科兴疫苗的适应人群为3~60岁,而华兰疫苗为3岁以上人群都可以。

      8月24日,科兴和华兰两家又是在同一天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注册申请,最终科兴成为第一家递交注册申请的企业,所以成为第一个接受审评、第一个获得批件、研制生产出全球第一支H1N1流感疫苗的企业。

      毋庸置疑,流感来袭,我国医药行业不仅从中获得了锻炼,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商机。按照国家将在年底前收储6500万剂甲流疫苗的预测,那么将可能产生毛利6.5亿元-11.7亿元的市场蛋糕。

      郭凡礼指出,甲流疫情对未来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甲流疫苗生产企业将直接受益,而且伴随着甲流疫苗接种的增多,将使人们对疫苗注射的观念有所改变,并间接的带动我国疫苗类产品接种率的提升,并直接利好相关的生产企业,如北京科兴、华兰生物等;其次,甲流疫情的蔓延也将带动诊断试剂产业业绩增长,如诊断试剂的龙头企业科华生物、达安基因等;第三,甲流疫情将使生产抗病毒药物的企业销量增长,特别是中药产业中的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子行业,由于中药讲究滋补、特别是对病前的预防有很好的疗效,因此这些企业也将受益于甲流疫情而销量增长,如三九医药、东阿阿胶等;最后,疫情的蔓延可能还会对防护性医疗器材的销量有提升的作用,如手套、口罩等。

      

      更多挑战

      事实上,甲流疫苗要发挥真正的效用还需经历双重考验:保障安全并突破产能极限。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博士陈先生对记者直言:“对于这种87天就研制出来的疫苗,我不太敢用。”

      的确如此,疫苗的副作用也非常值得重视。早在1976年,美国的猪流感大流行时,35岁的珍妮特在注射了一针猪流感疫苗后脖子以下身体部位出现瘫痪。这种疾病令她痛苦至今,在今年新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她说她再也不会注射新的疫苗了。

      据美国政府统计,在猪流感疫苗接种人数中副作用的发生率比普通流感疫苗高出10倍,即每10万人1例。

      而欧洲多国政府和欧洲联盟药品管理部门正加速流感疫苗审批程序,确保在流感疫情可能急剧恶化的冬季之前为欧洲民众准备好疫苗。不过,此举招致部分人士质疑。批评者认为,简化审批程序可能使获批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打折扣。

      WHO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也对媒体表示,疫苗安全性不能有任何闪失,未经严格测试的流感疫苗存在潜在危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对本报记者说,应综合考虑甲流流行高峰时间疫苗生产是否亦可达到高峰,但必须确认疫苗安全有效。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在回应国内质疑时表示,这次甲流疫苗是本着“严格”的原则来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绝没有因赶时间、保数量、交任务而放松安全性要求。

      据介绍,药监部门将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全程监管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环节,密切监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研发生产环节,所有疫苗生产企业都要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而企业内担负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质量授权人,以及药监部门派出的驻厂监督员,则要确保企业严格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

      除了副作用的问题要考虑外,疫苗的另外一大瓶颈则是产能。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本月14日表示,鉴于相关企业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能力有限,满足全球所有人口的接种需要是不可能的。而中国国内情况,据中信证券分析师姚杰判断,国家首批储备的1300万疫苗,将很快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接种,储备可能在国庆之前告罄,对供给的压力很大。

      正在等候审批的大连雅立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仅有的10家疫苗生产企业的指标是,到今年年末完成6500万份疫苗的生产,相当于占全国总人口5%人群的可用数量。

      经过简单测算,美国已宣布将按照人口30%的比例接种甲流疫苗,如果我国也依照这一比例,那么就需要高达3.9亿的疫苗储备,而目前具备生产能力的这10家疫苗企业的全部产能之和,也仅为2.74亿,就是说,我国至少还存在1亿多剂的甲流疫苗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