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创业板以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在上一篇里我们探讨了创业企业的成长魅力和成长性判断的基本方法,本篇我们重点探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对创业板投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创新能力强:
创业企业的突出特征
据统计,20世纪约有60%的重大创新都起源于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业企业。比如计算机操作系统、集成电路、生物合成胰岛素、心脏起搏器、静电复印术等。创新型企业通常经营机制灵活,同时在产品、技术或业务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领先性,对市场和行业竞争能够保持足够的应对和适应。创新能力强,是创业板企业的突出特征,也是创新型企业最“闪亮”的基因之一。
易于创新:创业企业管理层次少,组织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创新。
善于创新:创业企业与市场联系直接而密切,能迅速应对情况的变化,善于创新。
敢于创新:创业企业在巨大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下,往往敢于创新。
走进资本市场的“新”企业:已经有相当一批的“新”企业走进了资本市场,并为广大投资者所熟知,如搜索引擎“百度”、网络游戏“盛大网络”、旅游服务网站“携程”、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还有连锁经济酒店“如家快捷”、就业网“前程无忧”、新传媒企业“分众传媒”,以及“腾讯QQ”、“新东方”、“橡果国际”等。
创新型企业的“五新”
哪些类型的企业更适合创业板市场?广大投资者比较熟知的概括性表述就是“二高六新”,即高成长、高科技、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新模式。这主要是从企业的行业特征等方面进行界定,从创新型企业的普遍性特征来看,我们应当重点关注以下的创新型企业的“五新”:
行业新:据创业板发行审核办公室介绍,目前已受理的149家创业板申请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占比约为68%,此外还包括部分新能源、文化教育传媒、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的企业。2004-2007年我国共有57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通讯、信息、新能源、现代服务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业态。可以预见,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行业属性将会体现出更多的“新意”。
模式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服务企业多是新技术与新模式的结合,如房产中介“易居中国”、连锁酒店“如家”、网上教育培训“弘成教育”、保险中介“泛华保险”、人力资源中介服务“51job”等。往往一个新商业模式特征明显的企业上市就带动了一个新兴领域的出现。一个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引入了新的“赚钱模式”,很多新模式的企业甚至已经不能简单按照传统的行业标准进行分类。“网络+水泥+物流+……”,不同的组合,各种的可能,各类“复合型”行业和模式将会层出不穷。
股权结构新: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由于主要依赖于固定投资投入,因此以出资人为主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股权结构单一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对于创新型企业,由于其对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与风险投资有更强的依赖性,因此股权结构会相应反应出上述特点,显得相对复杂。如(1)以股权激励为代表的员工持股;(2)以共同创业为特点的平均化与分散持股;(3)以早期财务支持为特点的风险投资持股。
资产结构新:在许多创新型企业的资产结构中,与传统制造相关的制造设备、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比例相对较低,而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现金类资产的比例较大。甚至从事创意、咨询与品牌管理的公司则可能几乎没有自己拥有的土地和房产。即使在一些传统行业中,企业也会偏重于采用轻资产运作的模式,对于设备、厂房、土地等“重”资产尽量采用租赁方式,而将企业更多的资源用于研发、品牌等方面。以“轻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其资产结构中的绝大部分是无形资产或现金类资产,而成本结构中的绝大部分是人力成本与市场运营成本。
财务特征新:创新型企业在财务特征上的“新”主要体现在:(1)低负债率。创新型企业有形的固定资产较少,抵押困难,并且企业发展不确定性较大,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等债务融资,而主要以股权融资为主,因此体现为低负债率;(2)分红比例可能较低,而高送转可能性较高。由于创业企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青春期食欲旺盛”,资金需求量大,公司盈余将主要投入到经营过程,往往现金分红比例低,而更多倾向于送红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
惊险的一跃
由于创新型企业前述的“五新”特征,往往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至为关键的“惊险的一跃”。
创新行业往往存在赢者通吃的现象。创新型企业能够越过一道坎,就有可能在短时期内爆发性增长,并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是因为,很多创新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几乎不存在原材料、设备、厂房等短期内扩大经营规模的制约因素。只要被市场接受,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占领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微软、百度、苹果等知名企业都存在着这样成功的一跃。
同时,创新型企业有着不同于传统企业的风险特性。如果创新型企业不能迈过这道坎,由于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技术发展趋势难以准确判断,产业政策影响大等原因,企业可能迅速从快速成长期进入快速衰落期,甚至面临灭顶之灾。网景以及国内诸多VCD企业等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惊险的一跃,或者赢家通吃,或者归于沉寂,“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机遇与风险并存。对于这一特征,投资创业企业不可不慎。
如何把握创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创新型企业的“五新”,投资者参与创业板市场需要相应的“新思维”,要注重用新视点、新方法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更高频度和更大力度的关注和研判。发行人为自主创新企业的,创业板相关规定要求保荐人应当在专项意见中说明发行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创业板招股说明书也突出了对发行人核心竞争优势及其成长性、自主创新、风险因素等方面的披露。投资者在参与创业板投资前,应当认真阅读有关专项意见和信息披露,审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