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轰然倒塌。在此之前,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已经倒闭。在此之后,另一家著名的投行美林也黯然消失。导致投行破产潮的根源是点燃于2006年春季的次级债危机,房价因素则是触发危机的“蝴蝶”。引发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蝴蝶”其实同样也是房价因素。1997年3月3日,泰国央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索罗斯据此寻觅到攻击泰铢的机会,引燃了席卷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风暴。如果追溯1990年日本金融泡沫的破灭,也离不开房价的“蝴蝶效应”。
由此可见,危机具有十年轮回的规律,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都难以幸免,虽然每一次危机的传递链条有所不同——美国次级债危机是CDS保险合同,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泰铢贬值,日本金融泡沫破灭是股灾,但触发危机的导火索无一例外是房价。危机的复制路径仍然是数百年前“威尼斯泡沫”的不同翻版。
威尼斯曾是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历史上威尼斯金融家率先寻找到利用资产价格泡沫牟利的路径——先是蓄意制造资产价格的虚假膨胀,诱骗当地市场的投资者纷纷跟进;威尼斯金融家们在获得巨利后便大举撤资,撤资触发泡沫经济破灭;当地资本拥有者陷入恐慌,纷纷抛售;威尼斯金融家则趁火打劫,廉价全面收购当地的资产。早在17世纪,威尼斯银行家就采用这种泡沫骗局,廉价获取了伦敦金融界的控制权;19世纪又获得了华尔街的金融控制权。由此看来,雷曼兄弟倒闭事件最值得人们铭记在心的教训仍然是资产价格泡沫。
1990年之前的日本称得上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但彼得·林奇在考察完日本市场之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产价格泡沫的本质:“有个人吹牛说,自己养过一条价值100万美元的狗,别人问他,为什么他的狗值那么多钱?他说他后来用这条狗换了两只价值50万美元的猫。”当资产价格被包裹上投资的糖衣时,很多时候确实难以分辨是否被高估。
目前国内的资产价格与2007年经济繁荣时的高点相比,房价已重返高点,而股价仍在腰部。未来若再度产生资产泡沫的现象,房价显然势必领先于股价。如果地产股频频获得巨额融资成为新“地王”的创造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反而需要三思。因为有了雷曼兄弟的前车之鉴,未来货币政策转向的诱因可能未必是通胀因素而是因资产价格因素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