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信息披露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机构动向
  • A6:资金观潮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评弹
  • A9:数据说话
  • A10:市场纵横
  • A11:信息披露
  • A12:车产业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9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对炒“小”之风趋旺
    应有加倍警觉
    有效市场理论真不能解释中国市场吗——“国庆行情”辨伪
    解决产能过剩 金融应大有作为
    全球百万富豪一年减少200万
    防通胀正成为货币政策新目标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目标的调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防通胀正成为货币政策新目标
    2009年09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中伟
      赵中伟

      回顾过去的一年,货币政策似乎正在经历一个轮回。一年前的9月中旬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拐点。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中国央行立即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以对冲外部冲击。接下来,去年8月物价指数公布后,中国央行进一步降息。去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显示其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权衡,当物价水平落入目标区间且经济增长成为当务之急时,货币政策进入减息通道。而今年的9月中旬,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过程中,通胀的魅影似乎正在显现。在经济增长之后,防通胀正成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新目标。

      居民消费价格或已触底,通胀预期加剧。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虽延续回落趋势,下降1.2%,但是降幅比上月缩小0.6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8月居民消费价格一改之前回落或持平的态势,环比上涨0.5%。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降幅缩小的原因,除了去年高基数导致的负翘尾效应减弱外,新涨价因素更该引起警觉。新涨价因素主要体现为食品价格上。而食品在居民消费价格商品篮子的构成中占三分之一,因此,食品价格上涨对整个居民消费价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期,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由粮食价格上涨驱使,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居民的通胀预期加剧。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由上月的持平转为上升,说明消费价格的上行动力正在快速增长。在不断加剧的通胀预期驱使下,居民消费价格或许已经触底,接下来恐会一路上行。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行趋势明显。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扩大。但是,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9%,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在负翘尾效应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作用下,同比价格降幅将不断缩小。其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属于外部因素。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需要大量进口,而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正处于恢复性上涨阶段。世界各经济体正在进入复苏轨道,意味着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将重回高位。所以,外部输入因素将持续对工业品出厂价格发挥推动作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回升,国内煤炭、有色金属等价格也将上扬。

      当前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不平衡,存在一些不可持续的因素。并且,通胀的魅影正在渐行渐近。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既要促进经济回升,又要防通胀。

      依据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关系,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三种情境。

      第一种情境是经济持续回升和维持低通胀。这无疑是最优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央行可以维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避免干预市场。但是,说实话出现这一情境的概率较小,因为阻碍经济持续健康回升的因素众多,且通胀压力巨大。

      第二种情境是经济持续回升和通胀高企。在这种情境下,央行将视乎经济回升状况和通胀程度而动作,只要通胀水平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内,央行依然会实施当前的货币政策,着力于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回升的稳固、平衡和可持续。如果通胀水平超出了目标值,则将收缩货币供应量。看来这种情境出现的概率最大,依据通胀的目前发展趋势,明年第一季度或将实施从紧货币政策。

      第三种情境是经济再次回落和通胀高企。这即是所谓的滞胀,是最坏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中,货币政策进退失据,不得不依赖财政政策。受到财政收入下降和赤字高企的约束,财政政策的空间也较小。如果社会投资持续升温,外部市场回暖,则这种情境有望避免。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