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信息披露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机构动向
  • A6:资金观潮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评弹
  • A9:数据说话
  • A10:市场纵横
  • A11:信息披露
  • A12:车产业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9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美元贬值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脚步
    税务总局:
    加大对高收入群体征管力度
    十年耕耘一朝收获
    财政部:在港首发人民币
    国债零售不少于20亿元
    新朋实业、新华传媒
    IPO 21日上会
    优中选优 首批公司过会在意料之中——创业板首日发审会目击记
    创业板IPO如何“过堂”
    发审委委员透露把关重点
    5家企业21日创业板上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业板IPO如何“过堂”发审委委员透露把关重点
    2009年09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梁伟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梁伟

      

      “从实际操作过程看,在创业板发审委中安排一定比例行业专家的制度设计十分有效,第一天4个发审会过程很顺利,没有产生大的争议。”首日参审的创业板发审委委员朱增进说。

      由于没有成熟的套路可循,首次创业板发审会的召开对后续发审工作会议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示范效应,而创业板发审委的“专家特色”则为把握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保证创业板平稳推出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首日参审的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蒋新红介绍,创业板发行审核主要关注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合规性审核;二是信息披露审核;三是对企业成长性和创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不难看出,上述审核重点当中,创新性的要求是最难把握的。

      “创业板发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拟上市企业需满足的两套财务指标,通过该指标基本上就能够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但创新性就很难用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定义来界定了。”蒋新红表示。

      首日审核过程中,在对企业“创新性”的把关上,除了要求发行人对自身创新特点进行如实阐述、保荐人对此进行核实并切实领会发行人创新性的特点以外,创业板发审委中的行业专家委员起到了良好作用。

      “企业能不能顺利过会,既没有固定的指标,也没有预先设计好的想法,就是本着‘符合一家上一家’的原则。”朱增进表示,在确定是否“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过程中,专家委员的专业背景使参审委员对部分创新行业的情况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委员判断上会企业在业务或商业模式的创新性上做出良好的判断。

      “而从非行业专家委员的角度出发,对上会企业所处行业的背景情况也并非一无所知。”朱增进说,即使创新企业,也还是从原有行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创业板发审委委员都具备很好的专业背景,在审核上并没有遭遇太多困难,“总体来说,今天的审核过程比较顺利,没有产生很大的争议。”

      据统计,昨日已经过会及今日待审的13家企业中,创业板发审委独有的专家委员将出场10人次,占审核总数的77%。

      “首批召开的创业板发审会,所体现出的审核理念会对发行人以及我们保荐机构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从今天的审核过程看,审核人员体现出了相当的专业性,因此整个审核程序都比较高效。”一位保荐代表人表示,在发审委委员专业性的保驾护航下,创业板拟发行企业的“创业”特色将得到良好保证,创业板的平稳推出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