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中国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8:书评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9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中国
    “地王”喧嚣声声 京沪成交量悄然回落
    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产能过剩的条件下
    CPI也会上涨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着力重大项目库建设
    三部委安排中小商贸企业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费补助
    巴西对中国鞋类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中银航空租赁与国泰航空签署六架飞机购机回租业务合同
    上海北外滩建航运服务集聚区
    土地市场泛“泡沫” 开发商“曲线拿地”
    李嘉诚李兆基旗下地产公司
    “报名”国际板
    深圳清理出735宗已批未建土地 收回土地使用权39宗
    海内外新能源企业无锡“打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土地市场泛“泡沫” 开发商“曲线拿地”
    2009年09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和裕 ○编辑 邱江
      ⊙记者 李和裕 ○编辑 邱江

      

      即将过去的第三季度可谓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地王季”。地价的飙升令不少开发商改变策略,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曲线拿地”。

      “今年是有拿地计划,也一直在关注土地市场的变化。不过,近期还不会参与购地,土地市场已经出现‘泡沫’,还是先让其他人‘吃饱’,自己‘饥饿’一阵。”上海城开总裁倪建达在日前举行的东地产锋尚盛典活动上对记者笑言。

      事实上,虽然上海城开缺席土地招拍挂已久,却一直在通过其他途径拿地。如上海城开有意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新地产的一个项目,倪建达称双方还在洽谈价格,最快可能本月就会有结果。中新地产今年被曝多重债务缠身、资金链面临危机,已经抛售了旗下3个项目,“乘虚而入”的开发商不少。

      而有的开发商更是已经完成收购。“我们的一大拿地策略就是尽量减少土地成本。”本周刚宣布以收购方式进入上海市场的深圳卓越集团上海执行董事任玲对记者表示。卓越收购的是位于上海青浦赵巷别墅区的圣安德鲁斯庄园,占地近300亩,规划建约110幢独栋别墅。而今年7月金地曾以总价30.48亿元、楼板价1.45万元/平方米夺得赵巷一幅土地,成为当时的“上海地王”。

      虽然任玲不肯透露收购价格,但在她看来,除了参与角逐,以合作方式获取土地可能更适合像卓越这样正寻求异地扩张的企业。“一方面地价太高反而压缩了今后购房者的‘受益空间’,另一方面开发商也需要打开土地信息的收集渠道。在拿到了上海首个项目后,我们还在与上海几个区的政府部门洽谈合作,如参与旧城开发等,也将以上海为中心,往周边有潜力的杭州、南京、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楼市交易回暖,加上国企、上市公司等实力房企的拿地热情,使得公开竞买的土地价格快速上涨,也令更多的开发商“望地兴叹”,而间接拿地往往能控制成本,也是比较理性的做法。“多种方式拿地、更聪明地扩大土地储备是企业得以平稳发展的基础。”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回建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