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婷 ○编辑 阮奇
17日创业板首次发审会议召开,7家企业全部顺利过会,在18日,第二批的6家企业继续上会。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首次参与审核的7家企业全部是国家去年新颁布政策后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审核标准相对于中小板产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仅是看经济指标,更多是看其组织方式、高科技内涵、高成长性。他表示,下一步科技部还将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创业板标准相对于中小板有“质变”
记者:您如何看待第一天参加发审会的7家企业?
梁桂:第一天审核的7家企业全部是2008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这些企业就有相应优惠待遇,享受所得税减免10%,这些企业成长性很好、利润率较高,对于股民、风险投资公司来说,是良好投资体。去年新政策全国认定的1万5千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超过18%,利润以及销售额增长都在27%以上。
7家企业基本上是草根技术创新型企业,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先进分子。在这个意义上说,创业板的推出和完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非常重要的制度载体。
记者:您如何看待创业板参与审核企业以技术创新型为主的情况?
梁桂:创业板的推出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表面上看创业板的条件和中小板类似,但是本质上有很大变化,整体待发审企业来看,主体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审核企业不仅仅是看经济指标,更多是其高科技内涵、高利润、高成长性,与传统的重资产、重产品、重制造标准不一样,这说明一方面中国需要高利润、高成长性的技术创新企业支持资本市场的建设,使得市场更具有投资价值,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注重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制度保障。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次推出的创业板,其发审委委员发生很大变化,很多都是对技术创新有专长、理解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规律,以及对于创新资本非常熟知的专家。
在创业板推出之前,我国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共有112家上市企业,其中57家在海外,55家在国内。相对于海外资本市场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市盈率较高,上市成本和维护成本低廉,企业融资和价值发现功能都不错,企业去海外上市,产品在国内,对于企业品牌建设和再融资都不利,在这么多不利条件制约下,很多企业仍然绕开国内到海外上市。
事实上,一家中关村企业到本土主板市场上市,通过证监会审核的概率大致只有32%左右,而在我国其他区域,这个比例要达到60%以上。创业板出现之前,主要判断企业能否上市的条件是资产评价,而不是资本评价。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是“电脑加人脑”,资产并不多,而海外上市审核是资本评价型,这是其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
中关村57家海外上市的企业品质普遍很好,如百度、新浪等等,海外上市后因注册地变化等原因无法为国家贡献更大的财税,老百姓也买不到这些优质公司的股票,相信创业板推出后会改变这个现状,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利用这个板块高速度成长。
多措施支持企业创业板上市
记者:下一步科技部将出台哪些政策支持企业上创业板?
梁桂:科技部一直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创业板市场建设,一直致力于培育壮大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技术创业行为的资助、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注入、风险代偿资金的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等,就拿10年前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来说,中央财政今年的拨款就达到28亿,地方财政拨款超过40亿。国家资金投入每年都很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税收一年减免百亿以上。
作为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导计划——火炬计划,我们下一步将着力培养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记者:目前来看,哪些行业是扶持重点对象?
梁桂: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号召加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培育力度,这将有利于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有利于我们从能源消耗型、资源耗费型转向技术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大力培育新能源、节能减排、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要通过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的水平,要发展有利于高端就业的创意、动漫等新兴产业, 丰富传统文化,提升现代中国人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