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信息披露
  • 3:要闻
  • 4:市场
  • 5:公司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9:金融圆桌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特别报道
  • 14:股民学校
  • 15: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6:公司巡礼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投资基金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9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特别报道
    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将给地方套上“紧箍咒”
    产能过剩与否 光伏精英各抒己见
    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正组织工作小组应对光伏反倾销
    风电结构性过剩 掌握核心技术是根本
    邵俊 很看好薄膜太阳能及风能“三强”企业
    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不希望新能源业“淘金式”发展
    一二级市场慎对投资热
    王亚伟 新能源产业中看好核能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无锡市将建成千亿光伏产业群
    发改委专家:
    风电政策扶持或转向以发电量为标准
    施正荣 光伏行业不要再低价肉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不希望新能源业“淘金式”发展
    2009年09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勇 陈其珏 ○编辑 梁伟
      ⊙记者 叶勇 陈其珏 ○编辑 梁伟

      

      在18日召开的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上,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不希望新能源产业走得过快,如同“淘金式”的发展,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整套新能源管理体制,确立电站的并网、检测、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把引导产业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营造市场作为当前最重要任务来抓,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

      史立山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开拓和管理体制的建立。“风电现在面临着电网接入严重制约,这个制约也可能是发展必须逾越的一个阶段,这是资源间歇性与需求连续性的矛盾。光伏的优势在于分散利用,尽管能源局通过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启动市场,但是,真正的潜力在于大规模分散利用,而分散利用就要解决好光伏电站和电力系统之间的连接问题。目前,没有一套程序去规范、管理。一个电站建成了怎么并网?需要走哪些程序?作为一个电力管理系统者,如何来管理或者检测发电站?这都需要一套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建立。”

      “虽然说现在有光伏建筑和‘金太阳’工程等政策,为什么颁布这么长时间还走不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一套适应光伏建设管理的程序,这个程序只有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来探索。我们一定要制定出一套让各级政府、投资者、电网企业清楚明了的制度,这个产业才能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史立山说。

      对于光伏成本,他认为,价格成本的降低是促进产业发展最基本的任务。光伏发电成本虽然现在跟过去比较降得很快,但仍然是高成本的能源,降低造价、提高市场竞争力仍然是当前新能源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没有成本的降低,就不能实现平价上网,产业发展将会受到很多的制约。

      史立山反对将扩大产业规模作为首要任务。他表示,“我不希望这个产业走得过快,让大家像‘淘金式’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光伏成本的不断降低,要引导产业健康的不断降低成本的发展,而不是说一定要建多少万千瓦。”

      据了解,目前,新能源发展方面,我国风电装机已经跃居世界前4位,光伏产业制造能力已经接近全球的1/3,水电和生物质能源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