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零存整取好还是买国库券好?”
“是买人民币结构性产品好还是银行QDII好?”
这两句跨越时代的问话被同一个人收录着,她就是在银行工作了20年之久的张岚,某国有银行上海某支行理财中心主任。
最早作为货币兑换场所的银行,至今已经实现了从存钱汇款到理财超市的一步步跨越,而和股票基金或其他投资不一样的是,中国的大部分居民都见证了银行理财萌生时的遭人误解、崛起时的盲目热情和转折后回归理性的过程。
理财账户始“萌芽”
“当初生活物资很贫乏,票证也不流通,更别提手中有剩余的钱了。”年近古稀之年的刘老先生回忆道。“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解放初期的十几二十年里都可谓无财可理。”而在当时,银行存款利息或许就是大部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财”作为一个概念正式渗入银行却是在2004年的春天。
2004年2月2日,光大银行推出了国内首款外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而同年7月14日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也是国内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的问世标志着银行理财在国内的诞生。
“虽然金融从业经验不下十几年,但是涉足银行理财,许多老经理都跟年轻的理财师一样,摸着石头过河。”提到成为理财师的经历,张岚的这份谦逊不足为奇。如今,她带领的理财中心管理客户资产超过30亿元,钻石级客户达400余人,而早在2004年初时,作为理财经理的她却连怎么帮客户理财也不清楚。
“理财就是卖产品,这是一个客户给我们总结的。”提起初期的工作,张岚也很无奈。而根据2005年9月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被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确实,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理财作为一项中间业务逐渐被各家商业银行所重视,产品的种类渐渐丰富,理财规划的理念也开始渗入理财师的脑中,但是“叫好不叫座”却是当时银行理财最好的写照。
信任危机之后的空间
“发展初期我们忙着考证,忙着圈地,后来渐渐实现了我们主动推销产品到客户主动上门寻求产品和服务的转变。”同是一家理财中心负责人的曹经理告诉记者。不可否认的是,在各家商业银行的有序竞争下,银行理财已经渐渐被人们熟知,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募集金额达到3.7万亿,相较2007年全年募集金额不到0.9万亿元相比实现了3倍的增长。
而在天量的募集金额背后,一段包赚不赔的历史也正在改写,一连串纷争在2008年开始上演。先是某家中资行在产品运行一年后零收益,而后便爆出多家外资行的产品浮亏达60%,接着便是出海“寻宝”的银行系QDII产品遭遇全军覆没,“在银行买产品也会亏本!”很多投资者开始发怵。
“由于发展初期的规模膨胀和投资者教育的缺失,银行理财遭遇了一次信任危机。”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一位专家曾经在2008年的一篇报告中指出。银行理财亏本了,孰之过?
“别说投资者,就连我们的某些理财师在一开始都被产品坑害过,但这并非是产品之过,而是卖方的解释不到位,以及投资者自己对风险的轻视。”张岚感慨。确实,在2007年初,随着股市的一路飙升,挂钩股市的产品蜂拥而至,投资者也受到股市赚钱效应的影响而盲目追捧银行产品。最终因为部分产品的设计和关联市场的风险,导致银行结构性产品纷纷折戟。
教训换来的往往是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现在还不排除基层银行员工受迫于业绩压力而出现为卖产品而理财的现象,但是在我国高端理财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近两年,理财已经不仅仅被理财师们诠释为产品,更多的是资产配置和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子女们时不时会讨论,要把钱分散在不同的篮子里,一部分买保险,一部分存银行,股票基金和信托产品一个都不落下,有了之前的教训也都更加谨慎了。”提起资产配置,刘老先生也赶了一回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