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按照上海人的习惯,每逢过年的时候,都要买“大黄鱼”、“小黄鱼”压箱底。这既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也是祈求福气的传统。所谓的“大小黄鱼”,不是烹饪的专用材料,也不是供人观赏的动物,而是人们对金条的一种昵称,重量为50克的金条被称为“小黄鱼”,重量为500克的金条称被为“大黄鱼”。
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黄鱼”逐渐成为了上海人家庭理财的一种重要形式。易储藏、抗通胀、风险低,当人们发现了投资金条的种种好处后,购买热情从未有过消退。
“贫金”岁月的记忆
今年72岁的席汉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上海人。“记得我很的小时候,每次见到爷爷手中金光闪闪的小黄鱼就会特别地来劲。”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席汉至今还历历在目。“小孩子们是不允许碰家里的金条的。长期的战争岁月让长辈们知道,黄金在关键时刻很可能会拯救一家人的性命。”
事实上,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是,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却是一个“贫金”的国家。因此,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长期承担主要货币职能的是另一种金属——白银。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中国“贫金”的局面在解放后竟然达到了顶峰。1949年,国民党政府将历年积累的黄金和白银储备用军舰押送至台湾。在当时,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额财富,此举直接导致了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极其薄弱。
为稳定国内金融大局,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内黄金市场是被“冰封”的。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宣布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黄金开采企业必须将所生产出来的黄金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将黄金配售给用金单位,新生产出来的黄金主要用于紧急国际支付和国家储备。
此后几十年,整个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黄金的“投资断层”,这个断层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普通老百姓几乎与黄金绝缘,只是很朴素的知道黄金很值钱,黄金很贵重,但无法真正接触到黄金,更谈不上直接投资黄金了。
“实际上,不少年纪大的人还是偷偷地藏了几根金条以求防身。”席汉告诉记者,自己也“私藏”了一根,放在连老婆都没有告诉的地方。
大小黄鱼重入百姓家
然而,老百姓心中对黄金的热情没有因为长时间的难以触及而消散,这种距离感的存在反而更令人心生向往。
1999年12月10日,新中国政府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金条”。这被视作是一个重大的信号,断档数十年之久的大小“黄鱼”们,又将“游入”入寻常百姓家。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2001年1月,上海公开发行“新世纪平安吉祥金牌”,中国金币总公司作出承诺,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时候予以回购,购买者可在指定的商家或商业银行网点自主买卖或选择变现。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并将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至此,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事实上,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中国的黄金储备数量今非昔比。2009年4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表示,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大幅增持黄金,持有量从600吨增至1054吨,增幅达75%。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以282吨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以396吨的需求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在全球黄金市场体系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央行自有黄金储备不足,不再成为抑制民间投资黄金的掣肘。
除了简单的购买金条之外,老百姓投资黄金的方式还有好几种。例如,买卖商业银行的“纸黄金”,收藏具有投资价值的金币,购买黄金首饰等,而交易所场内交易无疑是最为领先的黄金投资方式。
现在,老百姓拥有自己的黄金交易账户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各大银行基本都开通了代办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黄金交易账户的业务。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也于2008年1月9日正式挂牌黄金期货合约,期货公司大多奉行免费开户。两大交易所开办的黄金场内交易业务,为普通老百姓营造了运用现代化方式投资黄金的良好氛围。
还有一种更为间接投资方式是购买黄金股票。目前,A股市场的黄金板块包括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紫金矿业等,黄金资源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开采金矿石的等级品位,金矿石品位越高,采金生产成本就低。通过持有黄金类上市公司的股票,与公司一起分享金价上涨的收益,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国际黄金价格也颇为巧合地站上1000美元/盎司大关,这是黄金价格历史上第三次挑战1000美元/盎司大关。对于像席汉这样坚定持有黄金至今的,基本都赚了大钱。 “我会把这些全部都留给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好好地把保存下去,这是家族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