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低调的民太安保险公估公司最近悄然进入国内投资者视线。这家大本营设于深圳的国内保险公估业“老大”,即将递交创业板IPO申请,有望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保险中介(包括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第一股。
瞄准创业板上市的保险中介不止民太安一家。民营股东背景的中汇国际保险经纪公司目前正在紧张挑选券商,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华康金融保险中介集团、北京联合保险经纪公司、车盟从众保险经纪公司等近十家保险中介机构均放言已符合上市要求,登陆创业板“只是时间问题”。
多家排队候场
由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盘子普遍较小的上千家保险中介从未动过要在国内上市融资的念头。创业板的开闸,让他们看到了曙光。企业资质较优、上市准备较长且充分的民太安,有望成为引路者。
虽鲜有被问及,然成立于1994年的民太安已占据国内保险公估业五分之一的“江山”,并于多年前悄然谋划上市。本报记者昨日从投行业获悉,民太安已挑选安信证券作为其创业板上市的承销商,计划于年底前递交上市申请。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创业板开闸之前,民太安的上市理想地是中小板,并于两年前完成股改,为上市铺垫之意凸显无疑。
民太安的注册资本有5000万元,而国内同类机构的资本金普遍在50万至500万元之间,其主营业务有:财险公估与风险评估、车险公估、健康险公估和汽车零配件报价服务,浅白地说,就是在保险理赔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对损失进行核定。
综合保监会发布的多份保险中介市场报告来看,民太安2007年、2008年、2009年上半年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3847.98万元、21056.9万元、8928.78万元,三年均以近20%的市场份额稳居保险公估业“老大”之位。
民太安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容小觑急剧扩容的保险中介市场。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93家,其中一部分已经步上盈利之路。甚至有不少如泛华、中汇国际等保险中介已经从最初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壮大为保险中介集团。规模一旦上来,上市融资的念头便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也已明确表示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创业板成本低、风险小、政策环境更为有利,所以对规模普遍较小的保险中介机构吸引力更大。鉴于国内保险中介股的稀缺性,一旦保险中介成功登陆创业板,对国内保险业及资本市场均意义深远。
引来估值之辩
随着民太安的引路,业内纷纷预期后来者将接踵而至。与此同时,由于与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不同,而不能简单套用保险股的估值模式,一场关于保险中介合理估值的争辩也正悄然展开。
由于国内目前并没有保险中介股,对于保险中介机构的估值,除了一般投资者难以把握之外,就连国内基金经理、券商以及保险专家们也表示对其估值难以准确判断。
一位熟知国际资本市场的保险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保险中介上市的并不多见,因此,国际上对于保险公司估值的可参考性内容并不多。不过,美国证券经纪公司上市已有先例,保险中介估值可效仿其估值模式。
在他看来,对于保险中介股的估值标准,可以采取PE等指标。而国际上对保险股估值常用的内涵价值法并不适用于保险中介,这主要是因为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不同。反而,由于盈利模式的接近,保险中介的估值方法可以套用对网络股的估值模式。另外,由于保险中介尚处行业成长初期,在估值时可较多地考虑其增长速度、成长性等因素。
另一保险业资深专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对保险中介的估值确实比较困难,保险中介不同于保险公司,它是服务机构,不是生产型企业,没有偿付能力、退保率可言,因此,在对保险公司估值时考虑的众多假设因子投资回报率、贴现率、新业务价值等,基本不适用于保险中介。
“相比之下,市场占有率、营业额规模以及未来盈利等应该成为保险中介估值的重要参考因素。另外,在对保险中介估值过程中,也可借鉴其他行业中介咨询机构上市的估值模式。比如,不久前上市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世联地产。”他进一步补充说。
不过,目前对于国内保险中介的盈利走势以及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对外放开后的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存在一定难度,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保险中介估值预期的不确定性。保险中介估值对于国内证券市场来说,无疑是继保险股之后的又一个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