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焦点
  • 5:财经海外
  • 6:财经中国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创业板
  • 11:特别报道
  • 12: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2009 9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公司纵深
    公司动态
    核能概念再起波澜
    两“核”股“误”封涨停
    如期而至 长虹美菱白电整合期待完美收官
    甩脱旧业务 押宝不动产
    上海金陵获注3.42亿资产“变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核能概念再起波澜两“核”股“误”封涨停
    2009年09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阮晓琴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李小兵

      

      核能概念在资本市场再起波澜。昨天,在两市股指大幅下挫的背景下,两个带“核”的上市公司——中核科技、沃尔核材双双涨停。而实际上,这两只“核”股,一个无核电业务,一个业务量几乎可忽略不计。

      核能概念再度风生水起,源于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称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按《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而截至2007年年中,我国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906.8万千瓦先后投入商业运行,8台机组790万千瓦在建。这意味着此后13年,我国在建和拟建核电装机容量3090万千瓦。

      目前,我国大力推动核电设备国产化。一位核电界人士称,目前在建或拟建的核电站中,除了浙江三门核电站、山东海洋核电项目和台山核电项目,共约800万千瓦的核电站关键设备需引进外,其余2000万千瓦以上的核电设备来自国产。

      那么,国内企业谁能分得杯羹?东方电气首当其冲。国产核电技术中,中广核广东岭澳“二代加”最为成熟,而东方电气主导生产了“二代加”核电设备。2009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340亿元,其中,核电30%、风电31%、水电占8%。值得关注的是,东方电气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已经占到新增设备的69%。

      上海电气表现稍显逊色。截至2009年6月末,集团发电设备累计在手订单逾1700亿元,其中,核电近200亿元。公司拟加大在核电领域的投入。此外,上海电气吸并自仪股份后,自仪股份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作,引进第三代核电仪表控制技术。但目前,公司在核电尚无收益。据半年报,公司参股49%的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半年所获投资收益为-303.6万元。

      而沃尔核材与中核科技的“核”字仅留在字面。据沃尔核材人士介绍,公司主导产品电子设备利用了核辐射技术,实际上公司并不生产核电设备。而中核科技证券部人士称,公司主产阀门,客户主要在石油化工领域,在核电领域的运用很少,公司没有专门统计。

      目前,没有一家从事纯粹核电业务的上市公司。值得期待的是,中广核正在准备上市。

      另外,拟建的江西万安烟家山核电厂项目,由赣粤高速与中核集团、赣能股份共同出资开发。其中,赣粤高速与赣能股份共同出资49%。但这个项目尚处前期,其建成发电估计需10至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