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A9:市场中人
  • A10:车产业
  • A11:信息披露
  • A12:广告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09 9 2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美“经济再平衡”论背后的三个意图
    部委信息
    4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过会
    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
    将获税收优惠
    欧盟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
    和铝箔征收正式反倾销税
    9月新增贷款环比或略升
    市场预计约为5000亿元
    银行家企业家信心回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经济再平衡”论背后的三个意图
    2009年09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作者 邓聿文
      □作者 邓聿文
      美国提出“可持续及均衡增长的框架协议”有三个战略意图:一是巩固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二是限制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操作空间;三是可制造理由来“敲打”中国等国。

      在G20匹兹堡峰会召开前夕,美国提出名为“可持续及均衡增长的框架协议”,试图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在笔者看来,美国在此刻提出这一框架协议,反映出当前美国力求谋取三个战略目标或意图。

      意图之一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的敏感时期,作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策源地的美国要改变目前自己所处的被动地位,通过此项矫正全球失衡的提议,来巩固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其实,全球经济失衡已久。在美国的视野中,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中国、日本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庞大贸易顺差及与此对应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庞大贸易赤字,这部分贸易顺差(表现为庞大的外汇储备)又回流到了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所以,全球经济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实际情况是,欧美金融机构滥用市场的开放性、为追求高收益而过度投机及国家的监管不力等因素才是导致本轮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

      更值得关注的是,造成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罪魁祸首”恰恰是美国自己。这是因为,凭借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可以采用发行美元等方式向全世界借债,美国人只要输出美元,就可以维持其“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运行。这一过程中,东亚国家、中东石油出口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及庞大外汇储备重返美国,支撑了美国人的消费。正是美国人设计的这套运作机制,支撑了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这一机制直到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才陷入困境。

      客观而言,全球经济失衡确是一个事实。在此次匹兹堡峰会上,20国集团领导人将这个问题作为会议议程之一加以讨论是有必要的。但依笔者之见,美国提出的这个建议是一种策略,即想通过将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推卸给中国、德国、日本及中东等国家,为自己解脱,为自己在寻求建立新的增长机制——均衡的全球增长进程中赢得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因为,所谓“新的全球增长机制”说穿了就是要远离美国需求(即美国消费),但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要看美国的脸色,即美国人怎么消费、储蓄和投资;还要看美国是否滥用美元发行、如何降低庞大的财政赤字等。可见,美国实际上已掌握了全球增长新机制的“咽喉”。

      意图之二,新的框架协议试图确立美国的主导地位,即以美国为主来设计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一揽子政策框架,借此限制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操作空间。

      在美国的视野中,要解决经济失衡,就必须改革中国、美国和欧洲等经济政策。这包括美国要增加储蓄和减少预算赤字,中国要降低对出口的依赖,以及欧洲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利于企业投资等。

      但问题是怎么来监测各国在增进国内经济平衡的努力呢?从英美及国际组织的立场来看,他们希望在G20匹兹堡峰会上能确立一个可信的程序,即各成员国可以通过外汇储备、信贷国际收支等指标来评估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状况及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根据这套程序,它们还可以追究那些解决问题不力的国家责任。

      从这个角度分析,通过主导或掌控增进全球经济均衡增长的政策框架设计,既可以限制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又可以为美国赢得或巩固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其三是美国通过这一框架协议可制造理由来“敲打”包括中国在内的那些拥有庞大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国家。其中,中国最易成为这样一个靶子。确实,如果这一论调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话,中国将可能面临上世纪八十年代“敲打日本”的困境。

      因为,“经济再平衡”很可能会成为推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最近出现的中国轮胎特保案。此外,还可能会成为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借口。有史可鉴,美国曾高举过“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旗帜,迫使日本接受了“广场协议”,最终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而拖累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这个教训不能不防。

      对此,中国也应当保持高度警觉,要注意防范美国等国利用“经济再平衡”作为幌子来“敲打”中国。

      透过上述分析,美国提出“可持续及均衡增长的框架协议”背后的战略意图也昭然若揭了,即要巩固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