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市场
  • 7:书评
  • 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009 10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十一”长假旅游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铁路:长假发送旅客6075万人次
    “减压”消费热——关于“十一”长假消费井喷的思考
    财政部报告:未来5年或可开征碳税
    机构热捧华谊兄弟
    王忠军剑指迪士尼
    粮食库存清查结果:账实相符率为99.7%
    电力:华中电网日均用电量超10%
    中注协将发布职业道德守则
    山东得利斯、广西皇氏IPO14日上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减压”消费热——关于“十一”长假消费井喷的思考
    2009年10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婷 ○编辑 阮奇
      ⊙记者 吴婷 ○编辑 阮奇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出口萧条过,中小企业困难过,但是消费一直平稳,尤其是假期消费,就从来没有冷淡过。

      笔者“十一”长假期间去了趟张家界,原以为金融危机大家都勒紧腰带过日子呢,想想人应该不会特别多,谁知道仅仅黄石寨一个景区,日接待客流就达到近3万人,3万人爬山,声势堪称浩大。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是史上最长黄金周,为假日消费热潮加上一把火,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10月1日至8日,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8%左右。

      为什么金融危机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影响了企业盈利,影响了工业增加值增速,却对消费,尤其是假日消费影响并不显著?

      “经济不景气了,心情不景气了,旅旅游权当透气来了。”一位游客的表述反映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

      事实上,仔细一分析就能发现,日前比较火爆的消费中以旅游、零售、餐饮等为首,而这些消费恰恰都是“减压型”消费,金融危机之下人们面临收入减少,甚至裁员等一系列压力,在对于未来经济增长信心受挫的情况下,帮助人们舒缓心理压力的消费反而获得了发展机遇。

      突然想起来近期看到的一个调查,金融危机之后电影院落座率突然开始升高。什么片子最畅销?喜剧搞笑片最畅销。这也是人们舒缓压力的渠道之一。

      国家要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是长远之计,但是投资不可能是可以无限扩大的,毕竟面临一个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扩大消费才是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之道。

      但是,扩大消费也要有针对性,这样投入才会有价值,而金融危机之下我国居民消费特点、消费结构的变化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以假期消费的火爆为例,帮助人们舒减压力的“减压型消费”就是热点之一。

      此外,一系列研究也显示,金融危机下低端生活必需品消费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不管是国家政策偏向也好,企业投资决策也好,如果能认准特定形势下的特定机遇,有针对性的扩大投入,也必将能产生更好的刺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