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南克获得连任美国美联储主席的任命已过月余,但若思考伯南克连任的缘由,对我们仍有启示意义。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历了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倒闭之后,有美国“心脏”之称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全面溃败,大有动摇整个美国金融体系之势。信贷市场进入冷冻状态,美国经济全线崩溃,并有进入严重危机的趋势。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伯南克不负自己作为“大萧条经济学家”的盛名,凭借自己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果敢智慧,突破常规带领美联储采取了多项前所未有的救助举措。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计划使美国经济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危机,并于短期内出现了企稳迹象。
伯南克打破常规的方式赢得了包括他的反对派在内的认同和赞扬,他打破了什么常规呢?美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国内过高的消费、过低的储蓄使得美国国际收支面临巨大的贸易逆差,居民肩负高额负债,财政出现巨额赤字。
次贷危机之所以产生,根源就在于美国的过度负债已经突破了自己的安全线;次贷危机之所以向全世界蔓延,根源在于美元的特殊性和华尔街的全球性。
面对这种危机的根源,根据宏观经济平衡原理:收入-消费=储蓄=国内投资+净出口,美国应该通过减少消费、提高储蓄去降低过度负债,平衡国际收支与财政赤字,但伯南克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按照这种常理去制定政策不仅会使美国国内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也会对逆差不利,使全球经济进一步陷入困境。伯南克打破的就是这一常规,他反其道而行之,不仅直接通过美联储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而且极力推动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超常规的流动性投放,进一步刺激投资和消费。
有些经济学家指出:伯南克干预危机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从稀疏的空气中创造出了惊人的货币量”。伯南克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9000亿美元扩张到了1.9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成倍上升,国债余额突破11万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大大突破安全线。但伯南克并未担心通胀预期,并未考虑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而是仍在担心复苏进程的相对缓慢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
我国的情况与美国完全不同。我们面对的是消费过低、储蓄过高、顺差过大,金融状况相对稳健。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按经济学的常理也应扩大消费,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中央决策部门正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及时地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果断地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使我国经济避免了严重的衰退,并率先企稳回升。
但是我们有些人却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担忧。在经济尚未完全企稳回升的时候,在零售物价和批发物价等衡量货币稳定的指标仍然呈现为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高喊通货膨胀预期,责难货币政策的宽松和投资规模的扩张,过早的去谈论现行政策的退出问题。
但是中央决策果断,反复强调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能变,不在不适当的时候改变政策方向。因为相比美国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保持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做法,中国更有条件扩张。中国更应好好利用好眼下难得的高储蓄条件,扩大投资,扩大消费,加快发展自己。我们不能像有些经济学家所主张的那样束缚自己的手脚,过早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浪费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作者系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