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消息甫出,引起一阵哗然。
这位现任美国总统真有意思,在宝座上还未坐满一年,就引来了不少人的注目。比如,早些时候,他对华尔街“肥猫”义愤填膺,大声发出挞伐之言,但是没过多久,并未见他有什么惩治举措,反而任由华尔街自行安排,有轻放“肥猫”之嫌。
为什么他要轻放“肥猫”呢?其实,说他轻放“肥猫”,是有点冤枉他了。对于“肥猫”是不是轻放,不是他的权限,而是在英美这样高度市场化的社会,是由市场决定的。尤其是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地方,是不是“肥猫”,还真不是由哪个知名人物说了算的。
在那些一言九鼎的金融大亨眼里,你的能量多少,贡献多大,相应的就会列出让普通人眼花的价码来给你。因此,在这些或私营,或合伙人,甚至股份制企业里,是没有“肥猫”这一说的。“肥猫”通常只是对公营机构来说的。
然而,既然奥巴马用了这个概念,我们姑且不妨沿用下去。设想一下,“肥猫”与没有“肥猫”的市场将会怎样?不说美国的情况,那儿离我们的投资者有点远,但说我们这里的情况。“肥猫”问题还真是个问题。而没有“肥猫”的市场,可能吗?
先说这个“肥猫”,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肥起来的。从资本市场一路走来的情况看,我们这里的所谓“肥猫”,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靠偷吃长肥的,通过各种违法违规的手段,掠取惊人的财富;还有一种是靠钻制度的漏洞,或者躺在制度的腐埴上长肥的。
从“肥猫”的养成条件看,尽管前后两者有很大差距,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和制度漏洞或缺陷有很大关系,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或者执法不严,视规矩于无物,或者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不养出一批贪婪的“肥猫”来才怪呢。
从这一点上看,在我们这样特殊的国情下,混迹于市场中的“肥猫”还真有不少中国特色。
再说另外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打造一个没有“肥猫”的市场?经验告诉人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有牟取暴利的机会存在,就不可能没有“肥猫”的脚印。只是这“肥猫”是靠什么养肥的,数量有多少,危害有多大,有没有治理的方法而已。
其实,换个词汇作比喻,我们这里的“肥猫”应该是与“老鼠仓”里的“老鼠”是一类,应该叫“肥鼠”。而如果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取高额收益的,才应该叫“肥猫”。也就是说,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通过高超手段获取高收益的才能叫“肥猫”。由此来看,还要为“肥猫”来正名。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市场,应该并不忌惮高手,并不忌惮真正的“肥猫”。因为一个走向成熟的市场,应该是有高手游弋的市场。只有融资手段更多、融资工具更丰富的市场,才是一个更有效的市场,也是容易养成精明的“肥猫”的市场。
而现在的这些“肥鼠”,则是需要用法律手段,不断加以剪除的对象。只有当市场制度健全了,“三公”的原则真正能够体现在所有市场参与者身上,市场才能更有效、更健康地运转起来。
回到奥巴马所说的欧美市场。在这些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中,“肥猫”现象正是市场活跃的反映,如果没有“肥猫”的身影,这些市场要活跃起来,还真有难度。因此,这些市场在失意的时候,虽然对“肥猫”发出了猛烈的抨击,但大多数情况下,“肥猫”们还是照样过他们的日子。
只是对于拿着大把银子,想要进入成熟市场玩一把的人来说,你可要当心了,这些“肥猫”看上去很慵懒,但他们的爪子可是极为锋利的。一不小心被他们抓一把,会让你既疼痛,又难看。尤其对于拿着国有资产入场的人来说,就更要小心了。
当然,这么说,也不是要杯弓蛇影,见蛇怕蛇,从此以后就不敢入场了。只是要多做功课,多加小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