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国际市场仍然火爆,美国道指自2008年10月以来首次突破一万点,但A股市场却在3000点关前踯躅不前。究其原因,不外乎随着创业板推出和10月份解禁洪峰到来,大家对A股市场扩容压力的担忧。也正是因此,纵然有管理层不断释放的利好消息,诸如汇金公司增持三大行以稳定银行股股价、单家QFII额度上限提升2亿美元、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超过市场预期等等,但A股市场上行的脚步总是显得犹犹豫豫。
近期各大券商四季度投资策略纷纷出炉,多空观点泾渭分明,这也验证了目前市场的犹豫心态。压制股指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上市公司争先恐后的再融资行为以及创业板带来的一周19只股票的发行纪录都在消耗着A股市场的资金实力,同时也暂时抑制了新增资金的入场欲望。但纵然有诸多压力,笔者仍然乐观地认为,10月以后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时期,更进一步说,今冬明春有望迎来一个小级别的跨年度行情。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是后市上涨基础
之所以如此乐观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回暖。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发布了9月份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运行状态良好,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一些重要数据如:PMI达到54.3%,创下了去年5月以来的新高;用电量9月同比增长10.24%,增幅 比8月份提升了2个百分点,这也是16个月以来我国单月用电量同比增速首次达到两位数,预计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能达到9%以上。随着经济复苏的基础进一步稳固,以往“宏观热、微观冷”的局面有所改善,上市公司三季报有望迎来根本性的转折。截至10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79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报预告,其中:报喜的公司有391家,占全部预告公司的49.4%,这一比例比一季报和半年报预告的情况有明显好转;而且预告业绩增长幅度在100%以上的上市公司共有166家,占报喜公司的四成;甚至还出现了万方地产、ST中润等房地产公司百倍以上的预增报告。可以说,微观主体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是后续市场上涨的最稳固的基础。
9月份M1、M2金叉减缓
市场对扩容压力担忧
诚然,我们也需要正视目前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创业板获得超额认购的现象加大了分流主板资金的压力。但是笔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供求平衡的微妙格局能够基本保持,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9月份M1、M2已经形成金叉。从今年以来,M2、M1的剪刀差在持续缩小,特别是在6月份由7.05个百分点骤然缩减至3.67个百分点,由此也造成了6月的资金充裕,从而形成了在大盘股引领下的6月飙升。如今,M1增速首次超越M2增速,形成金叉,历史经验证明这是牛市开始的标志。虽然我们目前并不过分乐观,因为预计在金叉位置会有反复,但是这一指标足以削减市场对扩容压力的担忧。
今冬明春A股市场表现
令人期待
另外,从国际市场观察,自8月份以来A股可谓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截至上周五,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2.76%,而同期全球市场攻势不减:美国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11.05%,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上涨14.38%,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市场股指涨幅均超过10%。A股的落败源于两点:其一,此前累积涨幅较大,居全球前列,资金有获利需求和回吐空间;其二,欧美经济在今年8月份获得意外惊喜,特别是欧洲,出口大幅增长,带动欧元区经济超预期反弹。8月美国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迅速反弹至50以上,创下2007年7月以来的新高。对比中国相对平淡的8月数据,流动性很强的国际热钱蜂拥涌入欧美股市,冷落了A股市场。
既然国际热钱有逐利的本性,那么他们就不会放过四季度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阶段性机会。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被称为非典型复苏,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得复苏的基础显得不很牢靠,而近期针对中国骤然增多的反倾销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加上中国4万亿投资暂告段落,欧洲出口增长的强劲动力缺失,将进一步考验欧美发达国家。而与此同时,中国将迎来GDP同比增长的高峰。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快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火爆,同时又有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低基数效应,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A股市场的表现也将令人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