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机构·资金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2009 10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公司纵深
    郑康豪巧打资本算盘
    深国商或被皇庭地产借壳
    揽入三大洗衣机品牌
    小天鹅坐稳行业次席
    中铝直购电破冰 试点企业跟进尚需时日
    2002年中国移动通信企业债券付息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郑康豪巧打资本算盘 深国商或被皇庭地产借壳
    2009年10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郭成林 ○编辑 裘海亮
      ⊙见习记者 郭成林 ○编辑 裘海亮

      

      伴随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深国商的重组戏幕显得愈发精彩纷呈。昨日,原重组方张氏父女将所持百利亚太的控股权出售他人,致使半年内深国商的实际控制人第三次发生变更。细究此项交易,不仅张氏是否有违“一年内不作减持”的承诺惹起争议,新进方郑康豪,更似在演绎一场收购情节剧。

      本月20日,深国商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张晶已将百利亚太51%的股权出售给自然人郑康豪,此距百利从原大股东手中拿下深国商控股权不到半年,而距其宣布重组深国商则刚过一周。

      此前,从去年10月以来,茂业系便屡次举牌深国商,持股量亦逐步逼近当时的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对此,和昌父子的反击手段——毒丸计划,却因二股东特发集团的不作为而搁浅。至今年4月底,和昌父子突然宣布将所持股权悉数出售给名不见经传的百利亚太,并将公司内最优质的资产部分转让给了第四人,由此深国商内复杂的利益格局开始走向微妙的平衡。

      百利亚太曾在当上大股东后的权益报告中披露,拟在一年内对深国商进行优质资产注入。同时,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张氏父女还承诺,一年内不仅不会减持所得深国商股权,还将择机择时继续增持股份以扩大控股比例。

      此后半年,百利亚太确实按照着权益报告中所述安排,协调各方利益主体推动重组。然而,随着重组的推进,事件却有了更戏剧性的情节——深国商股票尚在停牌之中,而实际控制人却已悄然变更。

      由此产生了诸多悬疑,如百利亚太在此次重组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张氏父女为何在局面最混乱之时高调登场,经半年精心打理、局面稳定之后又黯然出局?此外,郑康豪是谁?他拿下股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是细心的投资者,或许已嗅到多次股权交易中耐人寻味的地方。

      首先,张氏父女通过出售百利亚太的控股权,相当于间接出让了所持深国商的股权,似与半年前许下的“不减持”承诺产生矛盾。这背后动机为何?

      其次,百利亚太成立不足一年,注册资本仅1万港元,系一家专门为收购深国商股权而在香港成立的项目公司。幕后实际重组方张氏父女旗下则拥有湖北冰晶等多项资产。如若果然有意重组,一开始为何就不以内地公司名义接盘,偏要取道香港设立空壳项目公司?

      “早就听说郑康豪旗下的皇庭地产正筹划上市。深国商重组的种种迹象表明,这或是他的精心安排。”某市场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依该人士的推理,百利亚太及张氏父女本就是郑康豪的幕前代言人。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当时皇庭借壳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一方面也在于平抑股价。

      今年5月以来,虽然百利亚太明确提出资产注入的计划,但深国商股价却并未出现上涨,至10月13日停牌之际仍徘徊在9元附近。而据资料,郑康豪旗下皇庭地产系华南知名的高端物业开发商,相比籍籍无名空壳公司与张氏父女,对股价而言显然更具推动力。

      至于张氏父女借用百利亚太之名拿下股权并最后出售或更易理解。首先,深国商早已全流通,据中登公司相关文件,涉及上市公司收购或外资战略投资等情况对流通股份的协议转让有一定帮助。百利亚太把注册地设在香港或有此考虑。其次,张氏父女出售百利亚太股权,实际就是出售深国商股权,但却可有效规避证券法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6个月内不得买卖股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