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创业板
  • 11:调查·市场
  • 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中人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0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财经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财经中国
    对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行业
    国家将收紧“土地闸门”
    两大集团受累油价上升
    中央或出“以丰补歉”政策
    家电下乡与以旧换新销售不容乐观 商务部酝酿再出消费刺激政策
    房改“真假传闻”的背后
    国务院把管理好通胀预期
    列入宏观调控重点(上接封一)
    产业动态
    中国-东盟将建
    “10+3”外汇储备库
    美铜版纸“双反”调查震动我国业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房改“真假传闻”的背后
    2009年10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兵兵 ○编辑 阮奇
      ⊙记者 于兵兵 ○编辑 阮奇

      

      一则关于中国住建部牵头启动二次房改调研的消息最终属于“子虚乌有”。然而,假消息之所以引来市场高度的关注和炒作,其背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走过十余年市场化道路后的结构矛盾与失衡。改变这种失衡局面的迫切希望,是所谓“房改”呼吁者的初衷。看到这一点,进而深入思考它,我们才不辜负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房改“乌龙案”。

      事件前因后果非常简单:10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住建部牵头调研“二次房改”。因为切中楼市矛盾核心,消息一发引起市场极大关注。“目前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房地产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会在这个时候做体制方面的根本性改革吗?”一位上海大型房企董事长在第一时间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质疑。随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高层明确表示,“目前最需要的保持房地产政策稳定性与延续性。所谓二次房改的说法根本是子虚乌有,连否认都不需要。”

      然而,当记者追问房改呼吁初衷是否在于越来越多的群体无法承受高速上涨的房价压力,住房保障没有在一个长期有效的规划和体制下运行时,接近有关部门和决策层的人士都表示“这不是我们可以讨论或解决的问题”。

      回看今年的楼市,虽然9月有明显的成交回落,但进入10月,各地楼市返涨的消息又重新传出。深圳房价年内涨90%,上海开发商捂盘惜售,静待国资地王入市和世博后的需求爆发,购房者能够公开认购的房源价格已经高出30%。

      各种利益关系的盘根错节导致地方某些部门与开发商共同炒地捂盘,投资客盛行楼市,房屋空置率与土地闲置率居高不下……

      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次房改,不代表把市场化道路再走回计划经济,而是希望对现有体制有更多思考、反省和改进。思考房地产体制本身如何完善,如何与物权、财产权相配合,如何令房地产的居住和投资属性和谐共存……这些问题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是无解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