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新闻
  • 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4:艺术财经·热点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0 24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也说赝品、摹本之异同
    书画“全面综合型”造假法之
    “借题跋”成品辨识
    上海世博金精彩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书画“全面综合型”造假法之“借题跋”成品辨识
    2009年10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鼎
      图1
      图2
      ⊙黄鼎

      

      几年前的河南“石鲁假画案”在国内引发一场轩然大波、震惊画坛。我们细数撒下弥天大谎的经典骗人招数:先造假画,然后找鉴定专家题跋,接着开所谓的“学术研讨会”,办画展,招摇过市。应该说,在这几个环节中,正是有某个权威专家的鉴定,才使得很多假画变伪成真,这就是“全面综合型”作伪中“借题跋”造假的巨大杀伤力,较之前提到的同类性质作伪的与“材质辅助”、“印刷成品”作配套的成品更具有欺诈性,相当于书画作伪的“连环计”,因此极大可能坑害到那些初入门的书画收藏爱好者。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这种“全面综合型”造假的“借题跋”成品。从造假原理上看,“复合型”成品是弃单一取多元的作伪,这样的成品相对就较逼真,骗人指数高。那么加上名家题跋则是一纸对真迹的证明,它对普通人带来的心里感应最直接。

      入拍于南方某拍卖行款署“潘天寿”的图1指墨画疑伪成品,是我们以往列举过的成品,此处再说它是因其极具“全面综合型”造假的说服力。首先是指墨画与毛笔画不一样,前者的笔墨相对平实,线条块面厚度有限,它的某些笔墨征象原本就与印刷品有相近之处,故凡将小尺幅指墨画付诸于“全部印刷”作伪,通常都能达到“乱真”效果。其次是图1画作尺幅不大,章法很简捷,题款也仅有“寿指墨”三个字,以高仿真印刷术来造假(或称复制)它就显得很“对路”。我们即使将其与母本图2作近距离比照,似乎伪本的笔墨气息也不算疲弱,漏洞并不多。再次,抑或是此画伪造得较好,某鉴定家便轻易认定其为真迹,并为之题写“潘天寿大师指墨”的诗堂。上述三点足以说明,面对与“借题跋”相关的“全面综合型”成品,如果鉴藏者对当局名家的作品及其出处没有概念的话,那就很难察觉它的不真实属性。据知情人说,当年那位题跋者事后了解真相后不承认题跋系真笔,并声称凡有题跋的书画更应小心,那都是后话。

      从以上案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书画的专项造假手法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复杂,仔细分析却潜藏着“杀机”。像图1采用的是“全部印刷”作伪手法,它原本就与“绝对克隆”是融合的概念。造假人选用的那件潘天寿指墨画母本非常适合作这种伪,通过高科技的印刷手法再现出母本的笔墨气质,成品真是非同一般。所以,凡操作较到位的“全部印刷”成品,最容易让那些年迈的眼力不济的鉴定名家看“真”而作题跋,现实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几乎多到不胜枚举的程度。

      辨识“全面综合型”造假法之“借题跋”成品,其核心问题就是书画鉴藏的认识观要合理——不能盲目轻信任何鉴定名家的题跋。许多名家的题跋表面像保护伞,其实是炸弹。正确的做法是应将待鉴定成品和题跋作区别对待,做到先细察成品,后衡量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