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新闻
  • 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4:艺术财经·热点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0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财经新闻
    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乳品安全出新规
    奶业格局生变数
    重庆金融业前9月增速
    领先各行业
    人民币应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稳定发展
    商务部:望美尽快修改相关规定恢复进口中国禽肉
    产业动态
    区域经济
    上海“炒房处长”
    受贿29套房被判无期
    第15届东盟峰会昨开幕
    商务部对原产欧盟X射线安检设备
    进行反倾销调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币应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稳定发展
    2009年10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马来西亚央行行长2003年访问我国时曾问:“我们的外汇储备中有一部分人民币,能不能给这些人民币一个投资的渠道?”

      2009年5月,马来西亚央行获得了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资格(QFII)。由此,该国央行可以投资我国的证券市场。而此前的2月份,我国与马来西亚签订了800亿元人民币交换4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的货币互换协议。

      “一种货币获得普遍认可的必备素质,就是让其他国家能够同时拥有获得和投资这种货币的意愿和渠道。”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说,人民币已经逐步具备了这种素质。

      事实上,2008年末我国先后与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内的6个经济体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仅通过这一方式,人民币的境外保有量就高达6500亿元。

      而受益于QFII这种资本市场开放模式的机构投资者,目前已经达到了76家,累计超过138亿美元的资金已经进入我国资本市场。

      另外,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启动,在出口买方信贷中使用人民币的尝试也在积极进行中。

      事实上,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往来的加深,人民币在东盟部分国家流通和储值方面的价值已开始显现。

      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进行零售贸易的东盟各国参展商都熟练地收付着人民币,甚至对人民币的真伪辨认都很在行。主办方介绍,在博览会期间,企业用人民币结算的份额不断增加。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参展商告诉记者,人民币在他们国家接受度很高。

      统计资料显示,在面向东盟国家的边境贸易结算中,中越边境贸易的90%以人民币结算,越南农业银行已开办了人民币储蓄业务;菲律宾宣布将人民币列为本国储备货币后,目前,该国已有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以满足菲律宾国内市场与日俱增的人民币业务需求。

      汤敏介绍说,目前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并有升值预期,人们更愿意接受。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为尚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人民币提供了足够的信用和兑付保证力。

      区域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中国和东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东盟国家将更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主要贸易和投资往来的计价和结算货币。

      汤敏指出,人民币应通过与区域内货币的长期合作和竞争,发挥区域内关键货币的职能,在区域内承担一定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往来中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作用。(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