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海外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股民学校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0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5版:理财·案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5版:理财·案例
    “空巢期”老人理财稳字当先
    外币理财产品遭冷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空巢期”老人理财稳字当先
    2009年10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互动策划/整理 涂艳
      互动策划/整理 涂艳

      本期参与理财师: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贵宾理财经理 李治刚

      随着70后和80后纷纷步入婚姻组建自己的小巢,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家庭。这段时期因子女已经成家,各项费用支出逐渐减少,家庭的各项资产也达到一定的规模,此时家庭的理财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老龄化的程度日渐加深,空巢老人家庭的理财需求成为社会倍加关注的热点。

      案例:

      王先生,59岁,两个儿子都已结婚成家,今年还抱上了一个孙子。由于子女各置房产,王先生与老伴生活进入“空巢期”,二人拥有一套房产,目前市价约为110万元。银行存款和股票类资产合计大约40万元,没有其他投资。夫妻二人月收入加起来大概达3000多元。由于两位老人都有社保,儿子每月也会寄来1000元补贴。因此退休后2人每月也能有接近4000元的收入。在支出方面,由于平时消费不多,1000多元也就感觉够了。王先生因为接近退休年龄,工作不忙,投资理财主要以炒股为主,家庭的一半资产都投入了股市,但去年由于市场情况不好,投资结果并不理想,今年略有盈余,但是总的投资仍然有一定损失。

      理财目标

      1. 养老生活无忧,希望能度过一个舒适的晚年。

      2. 投资股市目前并不成功,希望理财师给些投资建议。

      3. 出于对第三代的关爱,希望能为孙子筹措部分教育金。

      4. 老人的理财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请理财师指教。

      家庭财务分析

      王先生目前已临近退休,每月的支出不多,每月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节余下来。从整体资产配置来看,王先生夫妇投资股市的资产比例略显高了些,可以看出王先生股票投资已经不单单是投资,也带有打发时间的目的。除此之外投资类型单一,仅将积蓄存入银行进行存款。

      理财建议

      1.保留一定的活期存款,留作家庭备用金,按照王先生的家庭消费情况,6000元左右比较合适。另外,可以考虑投资银行的一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例如一些投资债券市场、政府建设项目的信托理财计划等,以在稳健的基础上提高收益率。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该类产品都不能中途退出,故建议王先生购买产品时尽量购买不同期限的产品,以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不至于在需要用钱的时候遇到无钱可取的“困境”。

      2. 保障方面,除了非常重要的社保外,适当的商业保险补充也是必要的。但王先生的年龄在市场上已经很难买到价格理想的保险品种。最近政府也推出一些针对老年人的保险品种,价格都比较低廉。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费用会逐渐增加,且社保不能涵盖所有的医疗项目,有些药物和医疗手段只能自费,王先生可以适当关注,尽量为自己和爱人多购买一份保障,同时也是减轻子女负担的最佳途径。

      3. 资本市场投资对于王先生来说,风险较大,尤其是临近退休年龄,将如此高的比例投入证券市场,风险不容忽视。王先生可以在今年相对不错的市场情况下,逐步降低家庭投资股票的比例。另外,王先生可以选择一些例如保本基金或证券集合理财产品来变相投资股票市场,相对于自己投资股票市场,这些产品要相对安全。此外,王先生也不妨尝试打新股。目前来看,新股申购中签以后第一天的回报率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建议王先生短期内不要参与创业板投资,毕竟创业板风险较主板市场要更高,不适合空巢老人家庭。

      4. 王先生和许多长辈一样,很关心第三代的未来。王先生夫妇每月的节余也完全能够为孙子准备教育金进行专门的投资。鉴于孙子年龄还小,有较长的时间可以投资,建议王先生可以进行基金定投来为孙子筹措未来的教育金。具体数目可以和子女一同商量,至于留学等费用可以不用急于准备。

      5. 妥善处理身后遗产是许多老人忌讳的话题,但按王先生目前的现金流状况,身后需要处置的可能只有一套自住房产。而儿女有2人,许多家庭在财产分配上遇到问题,希望王先生提前有所考虑。

      6. 适当消费,提高生活品质。不难看出,王先生有着众多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生活节俭,消费支出不多。建议王先生多参加一些业余活动,可以参加老年大学,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这样可以不用整天围着股票转。非节假日的许多旅游线路都非常优惠,可以安排每年定期陪老伴出去旅游,散散心,辛苦了一辈子,也该是享受的时候了。

      空巢期投资

      如何“保稳定”

      ■理财小贴士

      空巢期投资

      如何“保稳定”

      该案例中,王先生夫妇的家庭财务压力并不大,主要目标是颐养天年。而空巢期的老人理财一定要“稳”字当先,理财师建议的减少股票投资、同时增加活期存款和流动性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推荐。另外,应急资金和意外保险的增加也同样值得关注,由于老人年纪较大,为自己购买一份意外伤害险非常必要,且意外险属于消费型保险,二人年支出在300-500元之间,并不会给家庭带来多少压力。

      另外,对于第三代的教育金问题,建议有条件地尝试,毕竟解决好自身的养老问题,不给下一辈增添负担才是这个时期老人理财的最重要之处。

      家庭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资产项目 金额负债项目金额

    流动资产存款20住房贷款0
    投资资产股票20   
    自用性资产住房110   
    资产合计 150净资产150

      月度现金流量(元)

            

    收入 支出 

    工资收入3000日常消费1000
    孩子补贴1000   
    节余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