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产经新闻
  • 9:财经海外
  • 10:观点·专栏
  • 11:公 司
  • 12:公司纵深
  • 13:公司前沿
  • 14:公司·融资
  • 15:调查·公司
  • 16: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一周策略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路演回放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2009 10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财经海外
    韩国GDP增幅创7年新高 打开全球加息“压力阀”
    美商业房贷巨头破产 中国业务暂不受影响
    德国大笔减税
    经济刺激计划再度扩容
    观点
    谁是罪人?
    数据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韩国GDP增幅创7年新高 打开全球加息“压力阀”
    2009年10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朱贤佳
      尤霏霏 制图
      ⊙记者 梁敏 ○编辑 朱贤佳

      

      本月初澳央行出乎意料地加息后,市场普遍猜测韩国将成为下一个加息的国家。韩国政府周一公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该国经济增长率创下7年新高,超预期的数据令加息预期急剧增强。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央行的加息压力只是个缩影。在经济复苏和资产价格飞涨的“威逼”下,迫于拖延复苏步伐的担忧,全球各央行对加息慎之又慎,但韩国政府的一份超级亮丽GDP数据已经为全球的加息压力打开了阀门。

      

      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韩国政府周一公布,韩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第二季度增长2.9%,高于市场预期,且实现连续三季度增长。这是自2002年第一季度GDP较前一季度增长3.8%以来的最快增幅。

      韩国第三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0.6%,第二季度较上年同期下降2.2%。这是过去四个季度以来GDP首次较上年同期出现增长。

      分析师表示,今年以来,韩国经济实现连续三季度增长,这标志着在去年第四季度经历近11年以来最严重的收缩后,韩国经济正在快速复苏。韩国央行经济统计团队主管当天也表示,如果经济没有较第三季度萎缩的话,韩国第四季度的GDP可能较上年同期大涨5%以上。

      韩国的经济复苏只不过是全球经济好转的缩影,越来越多的经济数据表明,全球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美国亦是如此。

      本周四美国将公布的GDP数据,据路透社调查,分析师普遍预估,美国第三季度GDP不仅将恢复增长,而且增幅会高于危机前约2.5%的趋势增长水平。

      

      韩国加息压力大

      经济好转也刺激加息的预期,市场预期韩国央行最快就会在11月12日的议息会议上决定升息。若真如此,这将是韩国央行2008年8月以来首次升息。目前韩国基准利率为2%。

      不过,业界在央行升息的问题上看法不一。部分分析师认为,强劲的经济数据为央行加息提供了正面的理由。韩国渣打第一银行的分析师指出,韩国央行曾经表示,如果该国经济没有陷入二次衰退的风险,央行就会升息,而第三季度的GDP数据强劲,因此升息的几率骤然增加。

      本月23日韩国央行行长李成太曾表示,长时间维持利率在低点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而本月初他还曾提及,韩国央行加息的幅度会超过常规的25个基点。

      不过,也有不少分析师认为,经济数据乐观并不代表韩国央行会贸然加息。韩国大宇证券分析师表示,库存增加表明经济活动正从低迷状态中复苏,这是第三季度GDP数据意外强劲的动力之一;但由于政府刺激政策的效应逐渐消退,而全球需求依然疲弱,第四季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大为减慢。因此,韩国央行应该不会很快加息,预计升息时间在明年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GDP增幅确实‘令人意外’,但实施退出策略的时机还不成熟。”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尹增铉周一表示。尹增铉的表态或暗示韩国央行短期内可能不会升息,但随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该国加息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共识。

      受良好经济数据提振,26日,韩国首尔股市大涨,综合股价指数大涨逾1%,收报1657.11点;韩元兑美元也小升,截至北京时间26日14时,报1177.9。

      

      资产价格成最大顾虑

      除了考虑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外,资产价格的不断飞涨也使得各国央行不得不考虑加息。

      在利率创纪录低位的刺激下,目前全球股市市值较今年3月9日的低点已增加76%,达45.1万亿美元;国际油价在10月21日突破每桶80 美元,创今年以来的新高;金价在10月14日创下1072 美元的历史高点;各地房地产价格也屡创新高,10月香港一处豪宅以4.39亿港元的成交价刷新历史纪录。

      分析人士指出,利率偏低及量化宽松政策令全球资产价格飞涨,如果不加抑制,可能会导致2001年的投资泡沫重演。种种迹象表明,各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再只专注通货膨胀,更看重资产价格。澳大利亚央行行长史蒂文斯日前表示,该行三周前升息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动产变贵。美联储最新的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也在检讨最近资产价格上涨及信用利差缩小是否合理,并试图确保零利率不会引爆未来市场的动荡。此外,挪威央行总裁在一个月前也曾警示,不动产价格的涨势“可能过头”,挪威央行也暗示将在10月28日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