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价值报告
  • 6:财经海外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特别报道
  • 10:公司
  • 11:公司纵深
  • 12:广告
  • 13:公司前沿
  • 14:公司·中小板
  • 15:调查·产业
  • 16: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
  • B124:信息披露
  •  
      2009 10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特别报道
    社保基金追捧创业板 累计申购资金达200亿
    从严监管
    是创业板立市之本
    创业板将极大推动PE的发展
    深交所四措施遏制创业板上市首日过度炒作(上接封一)
    投资创业板:
    “老中青”三代三种投资风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创业板:“老中青”三代三种投资风格
    2009年10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屈红燕 刘伟 ○编辑 阮奇
      ⊙记者 屈红燕 刘伟 ○编辑 阮奇

      

      本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即将上市。在绽放高成长魅力同时,高风险也与生俱来。对于创业板,普通投资者将做出何种选择?记者近日采访了老中青三代投资者。

      面对创业板,“老中青”三代投资者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投资风格,并且心态各异。

      老股民非常谨慎,一般抱着“宁可错过,不要过错”的态度;中年股民对创业板股票既“不盲从,也不排斥”;而青年投资者对创业板则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虽然他们对于投资创业板的选择各不相同,但风险防范被他们共同放在首位。

      老股民 “宁可错过,不要过错”

      58岁的王太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股民,有着20年的股龄,本报人物版曾刊登《王太,在这个时候,我想和新股民谈谈心》,引起广泛关注。上证综指从1664点反弹以来,王太的股票总市值已经回到了大盘在5000点的水平。在创业板即将挂牌之际,我们对王太进行了采访,她认为自己20年在股海浸淫中得出的投资法则并不适用于创业板,因此对于创业板交易的态度是“宁可错过,不要过错”。

      虽然有着20年股海沉浮的经历,看过许多企业的生生死死,但王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从中挑出优秀的公司,创业板的直接退市制度更是“炒家”最大的风险。“中小企业的特点本来就是倒闭快,能活过3年的企业少,能活过20年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创业板一定可以诞生微软这样的企业,但我自己没有能力选择。因此,不排除有的企业在获取募集资金之后,两三年内可以很好活下来,但等募集资金耗尽之后,这些企业会走向倒闭。”

      相反,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因为大批企业仍在排队等待上市,“壳”资源依然有吸引力,王太认为在这里上市的公司可以像“不死鸟”一样,可以不断地并购重组,当“壳”资源绝对价格低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买入等待拉升。“如果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绝对股价低至两三元,我反而不敢买,它会直接退市啊。”

      王太认为,在参与创业板交易之前必须想清楚三个问题。一是自己能否找出优秀的企业,不要买了凤凰变乌鸦,自己慢吞吞积攒起来的财富最后打了水漂;二是能否找到适合创业板炒股的规律,只有当找到可以复制的规律时,才能够赚到钱,否则就成了下赌注;三是能否找到风险控制的方法,在这20年当中,看过许多股票从20多块跌倒了一两块,新上市公司过了三年就变成了垃圾股,因此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风险控制方法。

      王太的观点在老股民当中有着相当的响应者,国信证券红岭中路营业部聚集着大批最早踏入股市的投资者,张阿姨就是其中之一,现年69岁的她有着超过15年投资经历。她认为,创业板的风险过大,而主板和中小板机会很多,因此不会抛却现有的股票转而去炒创业板的。

      张阿姨也不否认创业板肯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上市公司,然而像她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挑选出这样公司的难度比较高。“创业板能够出像苏宁电器那样的公司,但问题是我无法选择出,因此不参与。”

      张阿姨目前主要的资金还在主板,她认为,从3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主板的后市机会应该会很好,所以把资金留在主板。

      中年股民 “不盲从,不排斥”

      与老股民相比,中年股民对创业板股票的态度可以归结为“不盲从,不排斥”,他们既对跟风炒作保持警惕,也不愿意错过创业板股票的投资机会。

      来自国信证券红岭中路营业部的投资者陈先生现年45岁,股龄超过10年。他对创业板股票热炒保持着一份清醒,“创业板三批28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高达50倍以上,如果首日涨幅超过50%则风险太大,市盈率将高达80倍左右,此时参与风险过大。”陈先生表示,他和身边的朋友都会选择首日抛掉中签的新股。

      对于创业板首批发行的28家公司,陈先生也认为两种现象值得警惕。一是目前来看,大部分创业板公司都有超额募集资金,这其实等于透支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挤压了创业板在二级市场的上涨空间。二是前三批创业板的28家上市公司造就了上百位亿万富翁,而这28家公司的盈利仅有几千万,这是不符合逻辑的。“不合市场规律的事情,总会回归的,市场会把它纠正过来。”

      但是警惕归警惕,陈先生并不完全排斥创业板,也在积极寻找创业板中的投资机会。他认为,作为个人投资者,很难从28家公司中识别哪些可能会成为优秀的公司,但可以跟随机构投资者的动向,因为机构投资者拥有信息优势,当机构投资者对其中某些股票进行买入之后,这些股票蕴藏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陈先生认为,创业板会造就像苏宁电器那样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收益的股票。“苏宁电器刚上市时就是获得了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后来通过不断送股和增发,已经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一个大市值公司,投资者也获得了数十倍的收益。”

      陈先生的观点在中年股民中颇有代表性,来自招商证券益田中路免税大厦营业部中户室的王先生,股龄为7年,现年43岁,他已经开通了创业板账户。“开通之后备用,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多了一个板而已,没有必要抵触创业板。”

      王先生表示,要尊重这个市场,顺势而为,如果创业板有好的投资机会,自己绝对不排斥。“主板也好,中小板也好,创业板也好,都是一种投资机会,如果创业板确实有被低估的好公司,我也会参与的。我们投资者的眼光并不差,像百度、腾讯这种公司,也会得到内地投资者的认可。”

      青年股民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生于1980年的毛先生,来自国信证券红岭中路营业部,2年股龄,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一倍。对于创业板,他充满着期待,“我开始以为创业板会来得比较早,今年8月份就开始空仓等待。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有吃了螃蟹才知道螃蟹的味道。”

      毛先生认为创业板的股票由于高成长性,必将诞生巨大的投资机会,比如在香港上市的腾讯控股,就是他心中要寻找的股票。“腾讯刚上市时股价仅为4.38港元,现在股价却高达上百港元,5年的时间内,股价上涨30倍。”

      对于即将一起挂牌的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毛先生判断必将高开高走。“第一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监管层把关比较严格,公司质量比较好。虽然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比主板高,但这些公司属于高科技、医疗、新能源等行业,盈利能力不错,商业模式也很好,成长性远远超越主板公司。”毛先生认为,国家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将创业板推出,一定会保证其稳定运行的,因此对于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寄予很高的期望,想要从中挖掘出10年10倍的“Tenbagger”股票。

      毛先生并非盲目乐观,他认真收集相关资料,争取占有更多的信息,让投资的天平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我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公司信息,每天关注三大证券报的信息和网络信息,也曾经去参加过创业板公司的询价会。从某种角度来讲,我获取的信息并不比机构投资者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不明显。”

      因为对新鲜事物抱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和敏感的视角,毛先生并不担心看不懂创业板上市公司。高市盈率并不构成投资障碍。“单看市盈率高低有点太幼稚了,成长性必然会化解高市盈率,像百度上市首日市盈率高达2000倍,但其后却创造了利润13个季度保持100%增长率的记录。”

      在所采访的人群中,年轻人对创业板股票的兴趣更浓厚,生于80年代的小吴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小吴去年刚踏入股市,大盘自1664点反弹以来,他的收益率为一倍,对于自己的投资业绩非常满意。他认为创业板存在获利的机会,为了更加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小吴经常假扮机构投资者出现在询价会上,机构投资者尖锐的问题让他更清楚得认识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