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路演回放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3:调查·区域
  • 14:专版
  • 15:信息披露
  • 16: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中人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2009 10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中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市场中人
    曹仁超: 日出东方 日薄西山
    在趋势中寻找——
    大智慧大手笔大气度
    曹仁超投资金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在趋势中寻找——大智慧大手笔大气度
    2009年10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郑晓舟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卢晓平 郑晓舟 ○编辑 朱绍勇

      

      初秋的一个上午,在上海万豪酒店39层,阳光暖暖地通过明镜般的落地窗户飘落下来,撒在曹仁超身上。

      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面地交流,也是第一次吃力地听着浓烈的香港普通话。我们感觉陌生,是因为第一次眼睛和心灵的对视与交流;我们感觉熟悉,是因为他的每周一篇坚持不懈地书写市场的评论妙语,定期与我们会面。

      “如果我买银行股票,我就买工商银行;如果我买保险股,我就买中国人寿”,曹仁超坦然告之,因为这两家公司是中国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看好金融行业的拉动作用,在稳中求胜,收获大益而不是蝇头小利,与其说是他的操作思路,不如说是曹仁超挥斥方遒的统帅风范。

      “如果是数浪,那么,我赚的是C浪的钱,因为这期间升幅最大,持续的时间最长”,话轻轻地钻进我们的耳朵里面,但在心灵引起的震动是那样强烈。操作有松有驰,不经意间轻松落子。

      曹仁超,上海富商之后,孩童时期家道中落,40年投资生涯,将5000港元变成了2亿港元。他递给我们的名片是曹志明,信报的董事。猜测是父母起名时希望他志向明确,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实现了超越人生,成为仁人之士,人中超人。

      有一种观点比较流行,认为每天在市场中获利润1%,那么,全年下来收益可观,10年以后,财富已经成为天文数字。

      曹仁超哈哈大笑。他明确告诉,早他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看见一个能够这样成功的案例。“不要追眼前小利而丢失大利,不要做小白兔,吃一口就休息一下,到头来被大灰狼一口吃掉”。

      阳光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追逐着曹仁超,从身上攀援到脸上。他移动着身子,躲闪着光芒。正如他本人一样,低调但不失进取。

      整个过程是有问必答。我们很惊喜地发现,其实他很懂你的心,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带着翔实的数据图形等资料,无论A股还是美股、港股、日股的股市走势图,尽在掌握中。

      值得一提的是,图像显示的不是某年或者是某个时段的精彩,而是10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图像缩影。他告诉你的是未来发展趋势和前面几十年已经走过的路程,他希望人人都赚趋势发展的大钱,而不是每天追逐涨停板的小利。因为,只有把握住趋势,才有超越平常的眼光和收益机会。否则,一个下跌浪打过来,散户往往是趴在沙滩上满身是伤痕。

      他反复强调自己不是股神,而只是个理性投资者。

      在之前与记者的电子邮件中,他曾坦言过去40年自己最失败的一次投资:1974年7月开始买和记股份(和黄前身),由7港元开始买一直买到2港元,最后和记跌至1.1港元才止跌回升。原因是有“抄底”想法,因和记已由43港元回落到7港元本以为可以“抄底”,最后发现和记最低价是1港元、不是7港元。

      他说现在自己有一个严格的投资标准:跌幅超过15%绝对要割肉,如果涨幅超过20%,绝对不会卖出,因为最后能够赚取100%,甚至150%利润的,都是从涨幅超过20%的股票。

      在我们眼里,他确实不是神,因为市场总是千差万别,跌宕起伏。他更像是一尊佛,他的言论里传递更多的是为人处事的哲理和成事的智慧,教你如何在安宁中轻松地落下棋子,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已经不差钱的曹仁超,更愿意把自己的投资经历,用书籍文字方式,传授给热衷投资的人们。他对记者说,个人最大兴趣是写稿,因此乐此不疲。至于投资方面,形成一个理念可能需很长时间,但买入、卖出只需几分钟,加上作为长期投资者,每年买卖次数不多,所以写稿,投资,均可乐在其中。

      不过,介于自己专栏拥趸众多,所以他总是集中讲大市很少讲个别股份,以免对股价造成不必要波动,唯一的破例是今年3月破例推介江西铜业,是因为4月份要回内地出书。“为了证明给内地读者看本人拣股水平很高并非夸夸其谈者,其次是自己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便不会作个别推介,以保持声誉”,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