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日,随着创业板破茧而出,一大批新生的亿万富翁开始从后台走出,真正走进公众的视线。
他们是创业者,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又一群“弄潮儿”。他们的出现是一种标志,磨剑十年的创业板或将成为中国的一座“造富工厂”。
创业板催生“新富翁”群体
从幕后到台前,创业板催生的“新富翁”群体引人关注。有统计显示,按照发行价计算,首批28家公司就让超过80位自然人拥有了过亿元的账面资产,平均每家公司拥有3位亿万富翁。
其中,乐普医疗董事总经理蒲忠杰持有6043.67万股公司股份,账面价值达17.53亿元,在所有“新富翁”中名列榜首。
而有着“明星梦工厂”之称的华谊兄弟,也通过上市给9位原始股东奉上了过亿元的回报。其中,王忠军、王忠磊兄弟账面资产分别达到10.98亿元和3.97亿元。9人名单中,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等“老牌富翁”赫然在目。
30日,首批创业板公司集中上市。“新富翁”们的“含金量”又迅速提高。
按照当日的收盘价计算,蒲忠杰握有的股份总价值跃升至38.3亿元。而在首批创业板公司中创下最高发行价的红日药业,上市首日收盘价高达106.50元,也让持有公司33.93%股份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姚晓青身价猛增至13.64亿元。
28家公司首日集体大涨,也让更多原始股东完成了由“千万富翁”向“亿万富翁”的升级。
“知识就是力量”集体演绎
首批创业板公司中,不少都有着令人称道的创业故事。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池燕明,从并不起眼的销售文件处理设备起步,成功打造出一家创业板公司立思辰和一个“办公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留学归来的蒲忠杰,则与妻子携手创办乐普医疗,从而成为又一个创富典范。
在创业板开板仪式上,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曾表示,首批创业板企业“都体现出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的优良素质”。
来自宏源证券研究所的信息显示,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以TMT(电信、网络、科技、传媒)、医药、智能机械、连锁商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为主,成长历史基本为10年左右。其自然人股东中,不少是有着高学历或“海归”经历的创业者及其家属。
“低龄化、家族化,知识与资本融合,是这群‘新富翁’的明显特征。”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说。
事实上,这也是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全球各大创业板市场共同的“造富特征”。无论是诞生于地球另一端的微软和谷歌,还是本土的新浪、盛大,成功的创业板成了“知识就是力量”的集体演绎。
估值回归或致财富“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批创业板的“造富”运动中,高估值有着不小的“功劳”。而这种高估值,来源于高市盈率发行和首日“爆炒”。
统计显示,首批2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5.70倍,其中2家公司发行市盈率超过80倍,18家公司超过50倍。鼎汉技术以82.22倍列发行市盈率首位,最低的上海佳豪也超过了40倍。高价发行不仅带来了高达116%的超募率,更让“新富翁”们的个人资产大幅增加。
30日,28家公司实现了从209.73%至75.84%不等的首日涨幅,这使得“新富翁”们的资产总额再度膨胀。
“在高市盈率发行和非理性炒作的推动下,创业板的价值回归将不可避免。”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滕印说。这种价值回归的出现,无疑将引致“新富翁”们财富的大幅“缩水”。
事实上,千万富翁也好,亿万富翁也罢,在原始股东们抛售所持有的股份之前,再惊人的天文数字也只是“纸上富贵”而已。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表示,要让创业板制造出的财富不“缩水”,进而出现持续的增长,有赖于“新富翁”们加倍勤勉尽责、开拓创新,更有赖于创业板历经磨炼,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