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10:股民学校
  • 11:信息披露
  • 12:路演回放
  • 13:数据大全
  • 14:数据大全
  • 15:数据大全
  • 16:数据大全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户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1 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4版:理财·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4版:理财·热点
    个人贷款新规 念起贷款炒股“紧箍咒”
    市场震荡 外币理财产品挑选有“门道”
    白银T+D黄金投资后的新选择
    提防贷款“小广告”陷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震荡 外币理财产品挑选有“门道”
    2009年11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近日,荷兰银行的某款挂钩汇率的结构性产品因故提前被迫“宣告”零收益,投资者质疑声四起。但对于再现零收益的银行产品,专家提示需要根据产品类别来认定其投资价值,挑选外汇理财产品也需技巧,投资者盲目将零收益归咎于银行的做法欠妥。

      据了解,该款产品是荷兰银行在今年6月中旬发行的一款“涨跌双赢”系列汇率挂钩结构性存款产品,该产品设定了两个浮动参考区间,分别为澳元兑美元即期汇率起始汇率的400个基点和800个基点上下浮动。如果期间一旦澳元兑美元汇率突破上下800个基点,投资者的回报率将是零。而自6月产品运行开始,美元承压一直创下新低,非美货币却一路高歌,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不费吹灰之力突破了设定区间,根据产品合约,投资者在产品到期之前即被大幅的汇率波动宣判收益为零。

      其实,到期未实现预期收益率的外汇理财产品并不在少数,尤其是结构性产品。根据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币理财产品到期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为59款。专家建议,外币理财产品中高收益的也不少,但是首先需要认清产品的结构。

      外币结构性产品主要分挂钩汇率和利率两大类,而对于挂钩汇率的外币结构性产品,一般是银行假设产品存续期间内某个币种例如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而产品一般又设计为两种:挂钩汇率的浮动区间和单向看涨或看跌。而上述荷兰银行的产品也就是挂钩汇率浮动区间的典型代表,投资者不需要在购买产品时判断澳元到底会涨会跌,只需要简单对澳元兑美元在6个月内的浮动区间进行预判,如果投资者认为期间币值会较稳定且不可能超过800个基点的浮动,那么也就值得购买。

      另外一类挂钩汇率的产品需要投资者做简单的方向判断,即单边的看涨或看跌。以中国银行在10月中旬开始募集的一款汇聚宝09102-V产品为例,该产品以澳元为投资币种,挂钩的汇率是美元兑日元的即期汇率,在产品观察期10月22日到明年1月21日的3个月内的某个观察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曾经高于或者等于观察水平(期初价格 + 3.50),则当日可获得4%的年化收益。其实该产品的本质就是单边看涨美元。当然,产品为了降低投资者的风险,还规定的最低1%的保底收益,不至于在看错方向时颗粒无收。

      故普益财富研究员张星建议投资者:“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率有市场因素,也不排除产品设计因素。但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需要认清产品结构,自己的预期和产品的预期较一致时可以考虑购买,千万不能盲目。”